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曲靖富源阿依诺村书记杨永平带动发展酸菜产业做成惠及全村的产业
发布时间:2021/10/13 乡村振兴 浏览:183
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街小巷里的餐馆,酸菜是最常见的一道菜品,或是主菜,或是配菜。若问酸菜哪儿产的有名气,必答:后所铁翅。
距离富源县城20多公里的后所镇阿依诺村委会铁翅村,是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酸菜中的一种)的产地。靠着祖辈传下来的制作技艺,铁翅村民大多都能制作踩缸菜,但多数自给自足,只有少量流入市场。虽然铁翅踩缸菜的名气不小,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带给村民的收益也微乎其微,是1985年出生的小伙杨永平让铁翅踩缸菜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快车道。
今年36岁的杨永平,是后所镇阿依诺村今年新当选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平出生在阿依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5岁初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闯荡,辛苦打工三年积攒了1万元存款,他用这笔钱学了货车驾驶。之后的几年,靠着帮人开车运煤,杨永平不仅有了一些积蓄,还有了自己拉货的路子。2008年,他借钱买了自己的货车,一边跑车拉货,一边开始做起了煤炭生意,2013年开了货场,2016年又经营起了洗煤厂。十多年的时间,杨永平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变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2021年初,正值阿依诺村“两委”换届,村里人一致选举踏实能干、脑子灵活的杨永平担任村干部。心里没有任何准备的杨永平,看到村民的支持和鼓励,下定决心回到村里任职。
“给我三年时间,做成惠及全村的产业,做不到,我主动辞职。”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杨永平向全体村民立下军令状。
上任履职后,杨永平和村干部的目光共同看向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就目前的产业基础来说,发展酸菜产业,村里具备品牌、技术、区位等多方面优势,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很快覆盖全村,带动面、受益面都很广。
为了尽快将发展思路付诸实践,杨永平提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以杨永平名下企业注资、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发动农户种植青菜供应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在多方受益的同时做优做强酸菜产业。
今年5月底,投资300万元建设的踩缸菜加工厂房建成完工,6月初加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还注册了商标,并与县内外多家食品企业签订了供销合作协议。
试生产阶段,就消耗了全村100余户农户种植的青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种植青菜成本低、管理简单、产量大,前段时间已将家里2亩青菜全部卖给加工厂,收入4000元,下一季准备多种几亩。”阿依诺村农户王二蛮说。
为了形成示范种植带动效应,试生产期间,村里又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村民除了自己种植增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都需要劳力,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再多一份收入,通过种植、租地、务工,有的农户一年下来可增收两三万元。
随着两个多月的试生产结束,相关生产手续陆续到位,近期,第一批发酵的酸菜已进入加工销售环节,铁翅踩缸菜产业化后的第一批产品全面走向市场,阿依诺村的酸菜全产业链发展已现雏形。为了把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杨永平一闲下来就开始直播卖货。
看着加工厂的用量一天天增大,仅靠目前村里几百亩的种植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加工生产需求。杨永平打算在接下来的种植季节,带着村干部进村入户开群众会,动员农户种植青菜,最终达到30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如果村里1000余户家家种植两三亩,每亩平均两三千元的纯收入,每年每户直接增收六七千元也不是难事。”杨永平算了算种植增收账。
距离杨永平上任已有半年多,自从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半年的时间他几乎天天跟酸菜打交道,说话聊天三句不离酸菜。一心想着把产业做优做强的杨永平,被一些村民称为“酸菜书记”。
据村干部介绍,在发展酸菜产业的同时,结合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杨永平又在谋划另一个普惠全村的产业——有机肥加工。通过有偿收购村民地里的秸秆和养殖产生的粪便加工有机肥,再用有机肥种植青菜,既解决了村里因粪草而难以根治的脏乱差问题,又产出了品质更高的有机青菜供应加工厂,真正实现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多方共赢。
杨永平除了是全村发展致富的“火车头”,还是村里年轻人的“领头人”。为了聚合更多发展思路,杨永平以村里在外工作、经商的村民和在校大学生为基础,建起了“发展交流群”,通过村里在外人才的“金点子”“金路子”,为村子发展得更快更好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