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花都呈贡 风华正茂 昆明呈贡区设立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1/11/03 商业 浏览:159
滇池东岸,繁花似锦,一座年轻的城市崛起。
2011年11月1日,呈贡撤县设区,开启了城市化进程的新纪元。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呈贡考察昆明南站,勉励要把“接口”做好,实现互联互通。
2017年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夜访斗南花市,勉励“要向世界第一迈进”。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呈贡作为全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发展高地重点打造。昆明市委、市政府将呈贡作为昆明“两核一极”城市格局的重要一核重点建设……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实现了由农到商、由乡到城的历史大变革,曾经的农业县经过一次次跨越式发展,崛起为一座充满活力、魅力、动力和创新力的精彩之城。
承载着国家和省市的殷切期望,呈贡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春天。朝着“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目标,这个梦想花开的地方,正在滇池东岸破蛹成蝶、展翅腾飞。
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蓝天下,白色梨花图案设计的现代化大楼格外醒目,既显时尚又饱含科技元素,与一旁的万亩梨园相得益彰。这是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集聚了浪潮、中国移动、紫光、优必选等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开发及信息产业服务业集群。初步形成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圈,不断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2011年到2021年是呈贡新区建设的十年,也是呈贡区快速发展的十年。
呈贡区充分发挥区位独特、配套完善、生态宜居、高校聚集、开放创新五大发展优势,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全力培育壮大花卉产业、数字经济、高铁经济、文化创意和健康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努力打造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区。
十年来,呈贡区社会面貌发生巨变,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常住人口倍增,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把发展的时间轴拉近,可以近距离触摸到这座城市强劲的发展脉搏。特别是过去一年,在巨大考验和重大机遇面前,呈贡区战疫情、抢发展,不仅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提供了政策支撑,还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
看呈贡区的优秀答卷: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8.59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年均增长超过14%,在全省排名由2011年的第27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8位。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为65.06万人,与2011年34.33万人相比几近翻番,年均增长7.36%。
十年间,呈贡区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4.18%提升到2020年的89.56%,提升了35.38个百分点,2011年至2020年人均GDP年均增长超过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22547元、9146元增长到2020年的48427元、23298元。
从塔吊林立的建设一线,到繁忙的花卉市场,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在这片活跃的土地上,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不断增强。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滇池潋滟,风光旖旎。进入呈贡区,浓郁的绿色便映入眼帘,一栋栋高楼大厦矗立于山水园林之中。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区新形象正迸发出强大的魅力。呈贡作为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全力建设“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宜居之城。
十年来,呈贡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实施核心区“东提西进”发展战略,推动东西两片协调发展,新旧城区融为一体。
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品质逐年提升。昆明市级行政中心整体入驻,马金铺、洛羊、大渔、七甸四个片区改造稳步推进,核心区与四个托管区统一布局、错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昆明南站投入运营,地铁1号线及支线、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呈澄高速、黄马高速建成通车,鸣泉收费站外迁至呈贡马金铺,联大立交、大渔立交建成使用,滇池航运码头完工。七彩云南第壹城、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5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所有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提升,新增公交线路47条,新建改建城市公厕226座。“智慧呈贡”建设取得突破。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智慧大厅改造完成,城市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梨花节”“采摘节”成为呈贡区一张新名片,每年吸引游客前来万溪冲社区观光游览。这里不仅是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综合示范村,更是昆明乡愁的承载地。万溪冲、缪家营、赵家山、乌龙、七步场等村改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城市建设中探索了一条符合呈贡特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子。
新城明艳动人,旧城古韵悠长。古城魁星阁、乌龙垂恩寺、龙街张氏宅院、冰心默庐古色古香,无声诉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晨光小区、光明小区等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设施完善、整洁有序。与新城区相比,老城区依然保持着古朴风貌,“赶龙街”传统集市热闹不减。古老而年轻,传统而时尚,古城新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滇池东岸的斗南花卉市场,每晚上演“越夜越美丽”的精彩,每年吸引30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期间,八方游客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逛花市、购鲜花,在缤纷的花海里感受“亚洲花都”的魅力。
呈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两枝花”“两朵云”“两个园”,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斗南花卉”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鲜切花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顺利通过“全国花卉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验收。
呈贡区紧盯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布局,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目标,瞄准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领域,大力推进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形成上下衔接、区块互补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
围绕建设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目标,持续强化对花卉交易、品种培育、研发加工等项目的扶持,加快推进花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区、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绿色高效种植基地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花卉年交易量世界第一,切实擦亮春城花都品牌。
依托云南白药集团和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资源优势,聚力核心半岛和宝相大健康“两个园”建设,加快云南白药健康产业园、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康体养生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全力打造国际健康之城。
全面用好高铁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昆明南站东西广场服务配套,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积极发展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以教育培训、旅游文化、商贸服务、楼宇总部等为重点的区域性国际陆港枢纽。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VR/AR等新兴数字文创产业,促进文化与花卉、旅游、康体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呈贡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底色,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十年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5.42∶42.51∶52.07调整为1.17∶39.78∶59.05,第三产业成为全区支柱产业。
改革创新焕发活力
这里是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门户,是“八入滇、五出境”铁路网络枢纽中心——昆明南站所在地。这里云集云南12所高校20万师生,是改革创新、人才荟萃的一片热土。
十年来,呈贡区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全面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效实施。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3550”改革取得实效,5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办结,“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等模式走在全省前列,营商环境连登“红榜”。打造“呈小服”政务服务品牌,“容缺审批”“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模式植入政务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地呈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初见成效。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全线通车,高铁线路直达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缓解企业难题。成立区城投集团,协助完成云南白药国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财税金融、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落户呈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34%。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户、省级众创空间9户、省级孵化器3户、市级众创空间4户,在成为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与昆明经开区、五华区金鼎产业园共同申报成为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创新”成为呈贡发展的关键词,先后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看岸边白鹭觅食,观水中鱼儿游动。斗南湿地公园不仅对入滇河道、水体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净化,更成为滇池边的一道美丽风景。不远处,暮秋的梁王山脉绵延起伏,高山草甸,野鸟啼鸣,云海变幻,仿若置身仙境。
靠山面水,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呈贡,多年来不断深化生态保护,城市越发美丽动人,绿色发展亦成绩斐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8.21%,城市绿地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39%。
十年来,呈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打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思路,严守生态红线,全力推进生态治理、面山绿化、道路景观提升和增绿补绿工作,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建设“美丽公园”“美丽公路”“美丽节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62%,马金铺街道小营、横冲社区和吴家营街道万溪冲、刘家营、段家营社区等5个社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森林乡村。
通过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实施滇池流域网格化清水入滇微改造项目,全力聚焦滇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巩固拓展“百湖城市”建设成果,构建滇池湿地、湖泊水系有机统一的城市血脉。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辖区4条入滇河道中,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水质从上世纪90年代的Ⅳ类上升为Ⅲ类,马料河从劣Ⅴ类上升为Ⅲ类;入滇沟渠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白龙潭水库、松茂水库水质优于Ⅲ类。
近日,呈贡区主道两侧的月季花绽放、争奇斗艳,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经过提升道路沿线、重要节点的绿化质量,做好背街小巷的清洁美化,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呈现“城在园中、园在景中,城园相融、人园和谐”的公园城市。
在呈贡生活,推窗见绿,满眼飞花,老百姓获得感十足。
和谐宜居奏响“幸福曲”
午后和煦的阳光下,居民漫步在洛龙公园、三台山公园、彩云公园、斗南生态湿地公园,休闲锻炼,其乐融融。
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十年来,呈贡坚持民生优先发展,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持续将财政支出的70%投向民生领域,切实将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就业创业、失地农民安置、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取得新成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把涉农居民安置房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建成安置房116万平方米,在建约200万平方米,完成乌龙社区、彩龙村、房子湾等村庄搬迁,殷联社区部分村庄搬迁积极推进。失地人员创业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呈贡新区中学)、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星城校区)、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昆明师专附小呈贡海岸城分校等一批重点学校建成招生。“三名工程”卓有成效,累计引进或合作办学23所,呈贡区第一小学等5所学校创建为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呈贡区第一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园,呈贡区第一中学等5所学校晋升为省一级高完中,县域内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持续改善,昆医附一院呈贡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投入使用。城市低保、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被评定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成立全省首个人力资源产业园,用好用足各种援企稳岗政策,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区8个街道、61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覆盖率100%,达标率100%,覆盖城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形成,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工作成效明显。残疾人事业、双拥等工作成效显著,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方位推进平安呈贡建设,被评为省级先进平安区、云南省第三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先进集体等。
十年来,在一个个鲜活生动实践和举措中,呈贡奏响了和谐宜居的“幸福曲”:高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在公园里建城市,在城市中建公园,绘就呈贡人的宜居梦想;擦亮呈贡“优质教育”品牌,点燃就业创业梦想,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居民生活质感进一步提升……
百年潮涌铸初心,十年芳华启新程。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呈贡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进新阶段、融入新格局,不负时代机遇,努力打造成为昆明市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区,奋力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展望未来,到2035年,一座科教优势突出、创新开放包容、宜居生态低碳、美丽和谐幸福的百万人口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全面建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呈贡这个梦想花开的美丽家园将在璀璨的滇池东岸尽情展示神韵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