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曲靖富源十八连山保护区:开启绿色发展“生态密码”
发布时间:2021/11/10 新闻 浏览:172
位于乌蒙山脉的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有一个物种多样、风光秀丽的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护局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进依法管理,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生态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当好“绿水青山”生态卫士,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和滇东生态安全屏障,让好山好水惠民、利民、为民。
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东部与贵州西南部交界处,位于富源东南部黄泥河和块泽河分水岭的南延部分,最高海拔2253米,最低海拔1420米,总面积1213公顷。区内现有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和12个群系,现存已知植物92科220属286种、动物4纲22目54科89属126种。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榉树1种,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4种,含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猕猴、斑羚、白腹锦鸡等10种,还有野生山茶、猕猴桃、红花木莲、三尖杉等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是滇东地区野生山茶和猕猴桃种质资源种类和种群密度最大的区域。
“过去我们和保护区是对手关系,现在变成了牵手关系。”十八连山镇纸厂村村民、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谢宏祥感慨道,在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和人的发展结成了目标一致的共同体。
十八连山保护区管护局创新社区共管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优先聘用周边村民担任护林员和巡护员,帮大家从务农人转变成生态护林员,使原先“砍树人”变为“护树人”,主动投身保护生态资源,形成保护区与周边村社共管新机制。管护局在保护区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区域投放食物,减少野生动物因食物短缺觅食对周边农户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同时,积极争取资金,为保护区周边群众购买野生动物肇事保险,减少野生动物肇事对农户造成的损失。
“冬季以来,猴群食物比较匮乏,管护局便对猕猴的主要活动区域岩羊沟和老深沟进行重点巡护、看守和监测,投入资金,及时投放香蕉、苹果等食物,猕猴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猴群数量不断增大。”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说。
富源县加强十八连山保护区管护队伍建设,充实配强人员力量,足额组建专业扑火队,选聘护林员,不断加强管护力量。同时,组织保护区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对总里程10公里的森林防火通道进行修缮维护;配置巡护设备,购置风力灭火机、油锯、灭火水枪等常规性森林灭火设备。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村庄和重点人员,将保护区划分为7个片区,严格实行网格化巡查、定点看护、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并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织密织牢一道道巡护“安全网”。截至目前,管护站工作人员和护林员累计开展巡护1500余人次,巡护里程8000余公里。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事故和大面积动植物病虫害扩散现象,保护区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保护区周边村庄、道路沿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修复和改善。
同时,管护局在保护区周边集镇和村庄建设固定标语,设置警示、禁止标识标牌;抓住森林防火期、“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自然保护、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宣传学习及森林环保志愿活动,以村组带动群众、学生带动家长、企业带动员工,实现保护区周边村庄宣传全覆盖,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人人支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随着保护与管控力度的持续增强,如今的十八连山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重峦叠嶂、物阜民丰,已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基地,森林覆盖率达90.48%,是滇东大地上熠熠生辉的绿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