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项目入选!“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项目入选!“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发布时间:2022/01/04 新闻 浏览:150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入选。

全部名单如下

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远古生命与你我同行”大型主题科普论坛

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窥探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热河生物群特展”在宝岛台湾举办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第五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内蒙古成功举办

中国古动物馆“《每天一只中国龙:吹响中国恐龙集结号》系列科普活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云讲自然博物》系列节目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杂志入选“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

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带一路探龙记”古生物科考活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博物馆“沧桑贺兰——宁夏地质古生物科普”

上海科技馆“遇见古鲸”展示教育项目

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为了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都有哪些特点?

云南玉溪澄江,因水而秀,因石而名。36年前,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手中一锤落下,打开了记录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秘的“无字天书”——澄江生物群化石。如今,澄江生物群已发现了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其中80%属于新种,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这些“洪荒印记”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描绘着生物多样性之美。

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打开了大众与寒武纪生命“对话”的一扇窗。

该博物馆以“讲述宏大的生命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为基本陈列主题,而“全景式”展陈设计则是其突出特点之一。主馆展厅分为三层,其中一层主题为“生命大爆发”,讲述澄江化石及其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层主题为“生命大演化”,讲述地球生命长河中曾经存在过的生命遗迹和澄江的地质历史变迁;三层主题则为“生物多样性”,展示了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捐赠的来自非洲、美洲的标本,以及草原、雨林、极地、湿地等动物生活场景,体现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此外,博物馆还设有环境保护、生命进化未来猜想等主题的展区,以启发参观者对人类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在展示方式上,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采用了VR、AR、OLED柔性屏幕等现代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同时配合200余个多媒体视频,让展陈充满科技感,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视听体验,让化石“活”起来,把生命演化的故事“讲”出来。

此外,为了让化石摆脱“高冷”形象,澄江还在保护地范围外,利用化石品牌陆续建设寒武纪乐园、寒武纪小镇等文旅项目,这些项目将与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同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科考体验、科普研学胜地,推动澄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