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曲靖以绿色着墨,为青山增绿,描绘城乡绿色画
发布时间:2021/08/26 商业 浏览:162
夏末秋初,走进曲靖市,只见蓝天、绿树交相辉映,鲜花、草地清新可人;碧峰叠翠的珠江源风景区、波光粼粼的潇湘江、清澈秀丽的鹧鸡河及多个公园吸引着人们在其间散步游玩……从城市到乡村,青山绿水间的勃勃生机诠释着该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曲靖市认真践行“两山”理念,以绿色为城乡发展底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潜心描绘美丽的绿色画卷。
青山增绿起翠屏
“千年”元江栲、大树杜鹃、银鹊树、香花鸡血藤、野鸦椿……位于沾益区境内马雄山麓的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呈现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珠江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葱茏里环抱着“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保护区以马雄山为中心,其东麓为南盘江水系首段干流的源头,西北坡为北盘江水系革香河的发源地,西南面是金沙江水系的牛栏江。独特的地理区位,决定着此地作为牢牢守住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目前,保护区内的珠江源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现存的植物有200多科1900多种,苍山绿树竖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
近年来,曲靖市着力推进林草生态“大保护”,通过全面保护天然林、湿地、草原、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目前该市国家、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达23个,总面积达303408.5公顷。
同时,以绿色着墨,为青山增绿。曲靖市先后实施了“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造林绿化三大工程”和村庄绿化“十百千工程”等行动,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依托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等林草重点生态项目,加强建设生态林。以防治水土流失、水源地保护、沙化石漠化治理为重点,大力建设防护林。以路网、水网、城网等为重点的生态廊道和城市园林精品绿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建设生态景观林。以做好村庄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村旁绿化为重点,大力开展乡村绿化。
2019年,曲靖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城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达9163.4公顷,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5%。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0.1%,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绿水长流添活力
“要进一步压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水生态、水环境综合保护,强化截污、清淤、控源,不断提升境内水质,为城市发展筑牢生态基础。”8月18日,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督查活动中,曲靖市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从2019年6月起,曲靖市每月开展一次河湖长制现场督察观摩活动,实施曲靖中心城区及城镇重点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三年攻坚行动,建立联合巡查、领导包保到县巡查机制等。2021年以来,各级河湖长巡河5.87万余人次,清理河湖库渠989条,清理河道污染物4.5万吨,河道植绿补绿463千米。
杨柳依依,河水潺潺,虫鸣鸟叫,这是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里的鹧鸡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体验山清水秀、岸绿景美、人水和谐。
鹧鸡河是曲靖市落实河湖长制管理的一个缩影。通过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会泽县采取“一清二保三同四建”的工作举措,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水面干净整洁,水体自然流畅,水质达到地表Ⅰ类水质标准。2020年,鹧鸡河被评为曲靖市美丽河湖。
“通过河道两岸截污治污,完成了烟厂大沟、麻黄大沟等河道污水治理,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以母亲河南盘江为重点,实施南盘江支流治理项目,先后完成中河、珠街九龙河等7条支流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修复……”
保持绿水长流,增添发展活力。麒麟区把河湖治靓当作践行生态理念的最大实际行动和民生实事,通过实施水体治理、生态修复、文化景观三大工程,层层递进。如今,穿城而过的潇湘江、白石江正逐渐成为水清岸绿的生态区,茨营镇的龙潭河、珠街沿江的内圩等一大批生态绿色廊道与当地田园风光完美融合,构建出了“美丽河湖”的新格局。
从全市来看,随着一项项措施深入推进、一件件工程落地实施,通过坚决彻底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曲靖市境内南盘江、牛栏江等重点流域治理效果显著,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河(湖)水质持续改善,趋稳向好。
景美人和促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曲靖市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的财富和最亮的品牌,绿色发展正不断释放新动能。
入秋的陆良县小百户镇老母村山峦叠翠、水清树绿,蜿蜒的通村公路像一条玉带镶嵌在大地上,村庄静静地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中。老母村党总支书记张海生抬头看了看山上说:“野生菌生长的旺季是六七月份,立秋过后上山就只能捡到少部分菌子了。”
陆良县小百户镇老母村辖8个自然村,有600户1892人。近年来,张海生带领大家认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共同守护着7.4万余亩的集体天然林。随着森林和植被的恢复,绿水青山给老母村的群众带来了大自然的“馈赠”:天然林中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野生菌、野生中草药成了村民们增收的新亮点。2019年,全村野生菌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年增收500多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达9836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到目前为止,今年全村野生菌销售收入达200万元,收入最多的一家有4万余元,林下经济正助力乡村振兴。”张海生笑着说道。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茨营镇是在绿水长流中靠水吃水。作为国家级生态镇的麒麟区茨营镇,境内南盘江的支流龙潭河自北向南流淌,优良的水质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养殖奠定了基础。2020年,茨营镇播种粮食7.35万亩、产量3039万公斤,种植蔬菜8.51万亩、产值2.77亿元,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5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1亿元。
同时,麒麟区“美丽河湖”建设、罗平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等助推了全域旅游的繁荣发展。沿着潇湘江、白石江、龙潭河等这些河道,相继打造出了麒麟水乡、东山克依黑、田园桂花等旅游景点,水岸生态带、景观带、产业带、经济带正在逐步构建。罗平县则形成以城乡风光、山水风光为骨架,以油菜花海、峰丛风光为补充,以原生态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格局。
点绿成金,曲靖各县(市、区)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向前推进。
上一篇: 云南省属能源企业精彩亮相商洽会线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