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产业融合”涌生机——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的云南文山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1/09/08 商业 浏览:162
烟叶采烤时节,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烤房群,烟农正认真熟练地挑选烟叶、分类编烟、排队入炉,每个人都紧张有序地忙着各自手里的活儿,脸上洋溢着秋收的喜悦。
“抓紧时间啊,大家编秆的时候注意分类”,循声望去,烟农张伟军正招呼工人进行编烟入炉。张伟军是当地有名的烤烟种植大户,2014年,他用种烟积攒下来的资金盖起了一栋3层高的民宿小院——“玉稻香农庄”。今年,心思敏锐的他在普者黑“水陌青田”烟区产业综合体内租了30亩地,把烤烟栽在青山绿水旁,与荷花为伴,借助“烟旅融合”的快车,农庄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张伟军的经历是文山州探索建设烟区产业综合体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文山州以产业融合、品牌共育、渠道共享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综合体,着力走出一条烟叶生产现代化转型升级之路,加快推进全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上下同心“立体推”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传统烤烟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烟农种烟积极性受到影响。具体到文山州,烤烟产业发展不平衡、烟草产业资源与大农业资源协调不平衡、其他产业与烤烟产业争地现象日益突出。
烤烟产业如何持续稳定发展?加快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促进烟农多元增收,稳定核心烟区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认为,只有把烟区综合体建设融入地方现代农业园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烟+N”多元增收新格局,千方百计促进烟农持续稳定增收,才能稳定核心烟区,稳固优质烟田。
基于此,文山州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文山州现代农业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副州长任组长,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烟草专卖局等12家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整合了农机购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大农业补贴政策,采取资金整合、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统筹整合相关资金予以支持,形成综合体建设强大合力。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烟草专卖局成立工作推进专班,落实专人负责,跟进综合体推进情况,严格执行工作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以县(市)或者乡(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将辖区优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经营稳定下来,再围绕土地流转建综合体。
——加强产业引进窗口建设,特别是梳理总结好综合体利好政策和当地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内农产品重点品牌,找准双方合作契合点和利益结合点,逐步形成借外力、增内力,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新局面。
——精心制定综合体产业布局规划,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综合体覆盖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烤烟生产核心区和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内,积极构建以烟稳粮、粮烟轮作、和谐发展的轮作体系。
——合作社作为综合体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综合体建设和运营中发挥着组织联结、资源整合和牵头引导的重要作用,规范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提高合作社自我造血功能,确保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构建以烟为主、优势互补,创新模式、稳定烟农,转型升级、做强主业,烟农增收、产业振兴的烟区发展新格局,致力于把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成高端特色烟叶示范区、“三变”改革先行区、烟区产业融合发展典范区、品牌农业发展运营引领区和烟区现代科技应用试验区,驱动文山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驶上快车道。
多元发展“建模式”
立足优越的生态优势和沿边区位优势,文山州始终遵循“围绕烟叶建产业,建好产业促发展”的基本方针,聚焦地、人、产业等核心问题,立足优质土地资源、烟基设施资源和特色生态资源,近两年共规划建设烟区产业综合体12个,其中纳入国家烟草专卖局试点的7个,已初步形成了“自主创收、特色文旅、多产融合、智慧农业”4种烟区产业综合体发展模式。
砚山县木瓜铺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以烟为主、多元增收、共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合作社自主借贷,农户以土地入股加租金的形式开展中长期土地流转,全力推进综合体烟叶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做优做强烟叶产业的基础上,建设产业融合园,开展烤烟及小粒花生、蔬菜、青储玉米、油菜等非烟特色作物轮作种植,开展猪、桑蚕养殖、有机肥和生物质颗粒生产、烤烟生产综合服务以及农资、农机销售,形成了“自主创收”烟区产业综合体。
丘北县普者黑“水陌青田”烟区综合体通过政府引进蔬菜公司,由蔬菜公司流转土地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蔬菜公司、烟草公司共同开展种植规划,合作社引进烟农种植烤烟,立足项目区乡土气息、田园风光优势资源,依托普者黑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开发田园生态蔬菜、田园花卉展、特色农家乐、农耕体验等休闲项目,形成富含“科技、绿色、特色”的“特色文旅”烟区综合体模式,真正把水美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宜居宜业”的金山银山。
广南县阿卡黑烟区综合体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土投公司投入资金流转土地,联合烟草公司和企业做好种植区域规划布局,在当地发展烤烟种植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引入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特色农产品推广种植,并与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订单生产,构建特色农产品生产物流加工链条,实现烟草和蔬菜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烟草+土投公司+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多产融合”烟区综合体。
丘北县打磨山烟区综合体由科技公司、烟草公司、烤烟合作社三方签订框架协议,以科技公司为主体流转土地和建设基础设施,开展以烟为主的作物种植规划布局,合作社引进烟农隔年种植烤烟,科技公司利用烤烟种植空档期种植蔬菜、水稻等作物。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产工具,通过烟草+大农业烟田大数据共建、专家技术服务平台共建、产品追溯体系共建、订单农产品产购销平台共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形成了“智慧农业”烟区综合体。
产业联盟“育集群”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文山州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平等互利、合作共建”的原则,通过搭建产业联盟,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提升农特产品原料保障和市场销售能力,使各产业有机结合、扬长补短、抱团发展,构建文山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集群。
按照“烟+多元产业”“设施+多元产业”的发展思路,文山州局(公司)深度挖掘烟叶产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选择能与烟叶产业协调发展、有效组合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多元产业,逐渐形成各个产业有机组合、前后衔接、有效融合的成熟发展模式和稳定的“产业联盟”。
——与昆明旭日风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木耳、金耳以及羊肚菌等农产品和烤烟产业融合发展,打通了木耳、金耳、羊肚菌订单销售渠道。
——与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万寿菊”实行保护价回收政策,即市场价格低于种植成本时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的保护价回收鲜花,保障农民的最低效益,让农户享受“烟+万寿菊”发展模式红利。
——与云南东昌农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其年产3000吨精制茶油及2万吨菜籽油生产线优势,签订油菜籽收购订单合同,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烟+油菜”连作推广模式,将一季生产变两季增收。
——与云南牛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所建青储饲料生产设施和育肥群体,实现烟农青储饲料的订单输出以及有机肥生产加工推广,进一步稳定“烟+青储饲料”基地产能,打造以烤烟、牧场观光、肉牛养殖、文旅体验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与云南云香印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文品出山”区域公共品牌,甄选有机、绿色、安全的产品,有效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共同推出农产品,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促进烟农增收。
通过建立“烟+N”产业联盟,畅通产品营销渠道,进一步推动C2B(消费者对企业)向C2F(消费者对工厂)转变,有效打通多元产品市场销路,增强市场风险管控能力,确保烟农收益稳定。目前全州已初步形成“烟+油菜”“烟+万寿菊”“烟+蔬菜”“烟+青储饲料”“烟+苦荞”“烟+稻”等双订单、双合同、双精品生产经营模式。
此外,文山州局(公司)还与云南省广东商会签订《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打造集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典范。
未来5年,文山州局(公司)将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部署和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建成25个以土地流转为主的综合体生产单元,着力打造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链环环增值的生态圈,构建烟区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奋力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