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云南大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牌”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大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牌”

发布时间:2021/09/23 新闻 浏览:163

上海闵行的王禹一家正在享用来自3000公里外的香格里拉松茸;北京的吕丹一家来云南过暑假,回程前采购了不少农产品;浙江台州的王宁在多个电商平台经营土特产,每个季度来云南采购已经成为工作习惯。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强调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丰富全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4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高位推动、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全方位、多层次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出这张牌云南酝酿已久

普洱生态茶园里,为保证不施农药,茶企组织茶农人工捉虫;大理洱海边的稻田里,初试生态种植的年轻创业者同样选择手工灭虫。这样的场景,在云南农业最初尝试绿色有机种植时常常看到。如今看来略显笨拙,但也体现了云南农业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

长期以来,云南农产品因种植养殖环节未达到规范化、规模化,没有形成品牌,只能作为原料供应方。

2014年5月,云南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安全品牌,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目标。

从政府部门到农业从业者,开始关注绿色生态的概念。不少农业企业从土地开始做文章,从根源构建绿色有机的农业体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滇池畔,掌握着国外最新无土栽培技术的李博士开始搭棚种植草莓,高品质的草莓一成熟就全部进入高端超市;在曲靖市马龙区,从钢材生意转行云岭牛养殖的黄见杭创建养殖管理全程可追溯的双友牧业……

这期间,大批创业者和资本进入云南,高起点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共同激发出云南农业的新活力。

打好这张牌云南高位推进

2018年1月,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引领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2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正式启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

2018年4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成立。

从战略部署到机构设置,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高效推进。

“什么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一时间成为云南农业圈里的热门话题。虽然新政策的内涵还有待深入了解,但云南农业人纷纷表示,“绿色食品就是云南农业要做的终极产品”“打响品牌就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最佳途径”“世界一流正是大家的愿景”。

2018年8月,云南省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绿色有机发展确定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2018年11月28日,云南省2018年“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表彰会议召开。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大益”牌经典7542普洱(生茶)、云南宏斌绿色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宏斌”牌小米辣等产品榜上有名。

打响这张牌云南持续发力

如果说,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第一年是对原有实力较强、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鼓励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美誉度。那么,从2019年起,随着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地,打响这张牌真正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019年4月,云南省印发《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

2019年8月,云南省公布了首批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个“一县一业”特色县,并给予20个示范县每县每年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连续支持3年,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只需要20个工人,3000余亩的蓝莓园就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蒙自市抓住“一县一业”的发展机遇,水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晋宁区因花闻名,获选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县后,立即组织专场推介活动等,产业优势更加放大;砚山县者腊村的蔬菜公司,工人正把番茄、辣椒等蔬菜分拣打包,这些优质蔬菜在几天后就会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因地制宜,云南各地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进行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地域品牌。

2019年9月,云南省2019年“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表彰会议召开。

与第一届表彰大会不同,越来越多获益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企业现身榜单,传统农业企业也因此焕发活力。

“八角亭”品牌已使用20年,连续获得“10大名品”称号以来,助力企业多年位居中国百强茶企行列。按照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思路,企业高起点开展绿色食品认证,高标准建立示范种植基地,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八角亭”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已经明晰,将积极融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力争2025年收入达10亿元。

打赢这张牌云南成绩斐然

2020年9月,云南省2020年“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表彰会召开。

2021年1月,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云南将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2021年5月至9月,建立起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机制。

2021年9月23日,云南省2021年“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结果揭晓。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4年来,云南农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省一产增加值达到3598.91亿元,首次进入全国十强。农产品远销国内150个大中城市、110个国家和地区。全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8个“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保持年均16%的高速增长,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省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251万亩、粮食总产量1896万吨、粮食平均单产303公斤/亩,产量单产双创历史新高。2021年云南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261.81万吨,比上年增12.27万吨,增长4.9%,增幅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

有机茶认证面积、认证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斗南花卉市场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中心,70%商品云菜外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成为“果业天堂”,核桃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道地中药材面积产量全国第一,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云茯苓、石斛等10个品种占全国市场半壁江山,咖啡种植面积、咖啡产量均占全国的95%以上,肉牛存栏居全国第一位。

当前,绿色、有机已经成为云南农业发展主旋律。2020年绿色有机奖补项目210个,奖励资金超过1亿元。全省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3,有效获证主体953家、产品2723个。

期间,形成了一批云南农业金字招牌。斗南花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的风向标;“普洱茶”成为全国“最具品牌资源力”品牌;云南蓝莓、树莓、草莓、褚橙等成为全国高端水果代表;文山三七、蒙自石榴、昭通苹果、云南咖啡、诺邓火腿、广南八宝米、丘北辣椒等地方区域知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云南农产品远销全国150个大中城市、110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已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长年居全国前列。2020年,云南出口农产品323.8万吨、出口额3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