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云南镇雄全力推动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生态保护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镇雄全力推动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生态保护

发布时间:2021/10/13 新闻 浏览:133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银厂村的崇山峻岭间,一股飞泉瀑布从滮水岩山涧直泻而下,这是赤水河源头第一股水。

岭坡碧绿郁葱茏,流水涓涓翠鸟鸣。银厂,这个四面环山的静谧小山村,一年四季,林木苍翠,鸟语花香。

红军“四渡赤水”的“英雄河”,出产世界知名酱香白酒的“美酒河”在这里。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位于长江支流赤水河源头的镇雄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扛起源头责任,纵深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六大行动”,奏响了赤水河(镇雄段)流域保护之歌。

赤水河,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一路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经贵州省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赤水河(镇雄段)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414平方公里,流域涉及镇雄县14个乡镇119个行政村2264个自然村84余万人。

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又因流域内盛产美酒,故赤水河在当代有“英雄河”“美酒河”之誉。

地处赤水河源头的镇雄县,为确保一泓清水出镇雄,使命特殊,责任如山!

赤水河两旁的牲畜全部实行圈养,禁止在赤水河沿线放牧、办养殖场,禁止砍伐人工林、商品林,聘用43名护河员负责河道常态化清洁维护。为筑牢赤水之源的生态建设根基,镇雄县赤水源镇在河道两旁种植了5.2万亩省级公益林和400亩“杨善洲公益林”。这是赤水河源头所在地赤水源镇保护赤水河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镇雄县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中,镇雄县扛起“镇雄责任”,雷霆出击,铁腕守护赤水之源。

流域内涉及的9座小水电站全部拆除清退,小水电站重点河道岸线生态修复、135座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759万吨历史遗留硫黄冶炼废渣整治等项目2021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在持续巩固流域内18.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2021年新增造林3万亩,实施赤水河流域竹产业二次抚育1万亩,完成石漠化工程封山育林1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4万亩。

近年来,镇雄县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生态修复,逐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逐步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累计制造天保林1796亩,种植核桃4703亩,建设杨善洲纪念林400亩,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管护52000亩,沿河种植方竹25000亩。据2012年至今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镇雄境内赤水河干流水质较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

全流域全面禁渔、“两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组合拳”,赤水河(镇雄段)流域生态保护渐入佳境,人们欣喜地看到,污染在逐步消除,生态在不断修复。

“这几年保护赤水河真的是动真格的了,拆水电站、建设污水处理站、实施厕所革命,就连农药都要控制使用。”家住镇雄县大湾镇罗甸村的张先生高兴地说,罗甸河水清了,岸绿了,河中又见鱼儿了。

镇雄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如何统筹生态与发展、做到鱼和熊掌两者兼得?

镇雄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努力把赤水河流域镇雄段建设成长江经济带上游的生态屏障带、绿色产业带、黄金旅游带和美丽家园带。

镇雄县制定出台了《赤水河流域最美生态河流规划》,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重点工作任务镇雄县贯彻落实清单》《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现场会重点工作任务镇雄县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明确时限,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产业增绿。打造100万亩竹子、100亿元生态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竹产业生态品牌。深入挖掘自然景观价值,推动生态旅游建设。

山间添绿、河岸透绿。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退耕还林8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25.7%提升至40.7%。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国控、省控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24个乡镇获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成功创建167个“市级生态村”。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路径选择!

镇雄县“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严守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努力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快推进城镇绿化、面山绿化、河流岸线绿化、公路沿线绿化,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确保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51%以上;纵深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六大行动”,实施全域“两污”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赤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流域集镇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严格落实长江上游十年禁渔、违法占用耕地整治要求,统筹推行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巩固拓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生态镇雄的普惠性财富。

赤水之源,大雄古邦。赤水之源是镇雄的名片,更是镇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保护赤水之源,镇雄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