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石榴花开日子甜 团结奋进谱新篇 云南蒙自市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2/02/14 新闻 浏览:88
云南省蒙自市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居住着汉、彝、苗、壮、回等42个民族,辖2个苗族乡,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3%。
多年来,蒙自市始终牢固树立“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构建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在此过程中,蒙自58.6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保障各族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稳定成果,共同奏响团结进步发展的动人乐章。
石榴花开满庭芳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
春节前夕,地处山区的期路白苗族乡被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笼罩。身着民族服装的苗族群众正欢聚在龙泉社区的团结广场上,大家或跳芦笙舞,或打鸡毛毽,或绣民族服装,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樊荣介绍:“我们社区居民由五里冲水库移民、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而来,社区由10个不同的村寨组成,有汉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
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落地期路白苗族乡,通过成立文艺队、申报非遗传承、开展文艺汇演等形式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农村精气神,增添农村活力。
“村子里谁家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产业上谁家人手不够村民们就义务出工,各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过去寨子里有个无儿无女的苗族老人,全村人一家一天轮流去照顾,让老人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老人去世后,大家共同料理后事,刻着全村人名字的墓碑如今就立在后山,这是我们全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的象征,我们会把这种传统继承下去。”樊荣说。
民族团结的根基在于人心,民族团结的增进系于人心。蒙自市通过每年定期举办石榴节、过桥米线节、“我们的节日”等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等主题活动,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蒙自市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村振兴、法治宣传等各类工作中,蒙自市视民族团结工作为政治工程、生命线工程、牵引动能工程,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不断深入,走出了一条具有蒙自特色的创建之路。
榴乡蒙城结硕果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
草坝镇十九村委会十七村村民高六英是汉族,丈夫是回族,这样的多民族家庭在十七村很常见。走进高六英家,两层高的楼房窗明几净,她说:“以前栽谷子一年几千块的收入勉强能糊口,现在改种水果,还能发展副业,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十七村淘汰了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农作物,开始种植葡萄、石榴等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回族、彝族、苗族等6个民族亲如兄弟共同发展产业的小康村。
正值观澜街道永宁村蚕豆丰收时节,妇女们围坐一堂,拉起三弦,边挑选蚕豆边哼唱小调,“永宁村,是宝地,发展快,有名气。跟党走,志不移,爱国家,爱集体……”
永宁村属于彝族尼苏人聚居的村落,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永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成波介绍,永宁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发展水果、冬春蔬菜、中药材等产业,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大土地流转规模,协调本村群众进入龙头企业务工及学习先进技术,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蒙自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整合并撬动各方面政策、资金、项目投入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当地还以建设“林果乡村·生态家园”为载体,以农业产业提升“81111”工程等为支撑,结合“五网”建设,不断加大投入,使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效提升。目前,全市乡村公路硬化率得到提升,蒙自石榴、草坝云恢米、期路白大枇杷、西北勒苹果等特色产业为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了乡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
蒙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蒋建蒙介绍,随着滇南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蒙自市近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创业,民族人口达29万余人。为保障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蒙自市结合当地的基层党建与民主化管理事例,着力构建“大党委”领导下多元共治网格,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倡导民族团结进步的同时,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籽籽同心一家亲
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2005年,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成立。“传习馆成立后,吸引了各乡镇的各民族群众来交流学习,我们的花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传习馆馆长李梅介绍,传习馆组建的文艺队也曾到北京、香港等地进行表演,传递彝风彝韵。今年60岁的州级非遗传承人普车方说:“彝族花灯原本只是个人爱好,但现在更是一种责任,必须要代代传承下去。”
2015年,永宁村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积淀了深厚而丰富的彝族母语、戏剧舞蹈、服饰艺术的永宁村,成为了蒙自地区彝族文化的一个宝库。
歌以言志,曲由心生。生活的变化也被村民们写进了歌词里,《让道》《蒙自发展怎么办》《十唱》……一句句歌词、一个个音符,不仅道出了永宁村彝家人民的幸福生活,也道出了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向着美好生活奋斗的决心。
走进观澜街道青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民族服务窗口前一片忙碌。社区根据民族同胞在工作、经商、务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供各种帮助。截至目前,各类服务窗口累计接待咨询3289人次,接件2546人次,已办理2545人次,办结率为99.9%。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人社窗口服务特点,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改进窗口服务方式,设置一批民族双语服务岗,改善各族群众人社服务体验……“四点半课堂”“小候鸟课堂”“成长加油站”等一系列社区服务项目成为品牌,促进各族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项项举措让民族工作的实绩更有力度,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更有温度。
近年来,蒙自市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推进示范点、带、圈、盟创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突出行业特色,不断丰富和创新创建载体,在创建成果的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在深度广度上求突破,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生命力。
“从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近年来,红河州电网毛细血管延伸到各个村寨、各个角落,助力各族人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电力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党建工作部副主任吴亚丽介绍。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校园,蒙自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入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市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并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同谱写出民族团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