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为云南冰雪旅游“系上”安全带
发布时间:2022/02/15 新闻 浏览:72
近期,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与南方多地的降雪,点燃了云南消费者冰雪旅游的热情。
安全、舒心,是享受冰雪旅游快乐的前提。冰雪休闲旅游人数的增加、新消费需求的出现,令各方都期待冰雪旅游行业的全面升级。
行业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做好应急措施和安全保障工作,是练好内功的重要内容。围绕如何为冰雪旅游“系上”安全带,记者采访了云南冰雪旅游从业者、户外运动爱好者、专家等,他们就各自领域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完善安全预案景区提供更高品质服务
2月9日,轿子山景区恢复开园。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松和员工们,提前几天就在山上反复检查、铲雪,为开园做好准备。“占地10平方公里的景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占地广、天气变化频繁、自然环境复杂。”杨松说,虽然春节期间整个景区300余名工作人员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与各方配合,竭尽全力保障了2500余名游客安全返程,但南方冰雪旅游景区如何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向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不少新的课题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景区一直有完善的安全预案,也严格按照预案定期演练和执行。但预案的执行和响应需要时间,它并不是万能钥匙。”杨松认为,作为景区,应该更深、更细地开展好工作,从几个方面补短板,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我们今年内将在海拔2700米、3100米、3500米、3800米处,分别设置避险点设施。”杨松说,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建设施需要较为复杂的审批和环评流程。积极申报新建的同时,他们也会改造原有设施,保证每个避险点能容纳500至1000人,并配备保暖、热水供应等设备,配齐压缩饼干、方便面等应急物资。“遇到突发状况和极端天气时,避难场所不仅能够为及时疏散人员作保障,还能最大程度保证游客生命安全。”杨松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3100米海拔的四方景到3500米海拔的下坪子增设摆渡车,便利景区内交通,极端天气时撤离游客更快捷。
“智慧化改造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杨松介绍,为避免特殊情况下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游客情绪波动,景区启动了通讯、广播设备的智慧化改造,在避险点内设置LED屏、在景区内增设600个摄像头,特殊情况下让游客能及时掌握外界情况、能及时与管理方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员工培训,力求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游客信得过的景区安全员、信息宣传员。
会泽大海草山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占地5000多亩,也是最近冰雪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大海草山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市场部负责人龙晓莉介绍,春节期间,度假区工作人员全员在岗。“我们预判到春节假期游客流量大、游客集中等情况,将游客摆渡、交通保通等作为了重点工作。”
“度假区是一个高海拔低纬度的景区。天气变化大,容易产生极端天气。因此,旅游过程中保障游客的安全非常重要。”龙晓莉表示,在旅游安全方面,度假区制定了10多个应急预案并加以演练,使员工提前熟知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同时充分做好信息发布,让游客充分了解景区动态。
设施+智慧+培训各方建言安全出游
“我认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雪旅游产业在应急措施和安全保障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完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过七大洲最高峰的探险家,中国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金飞豹指出,云南可以关注和借鉴国内外冰雪旅游胜地的管理措施。
金飞豹认为,省内部分景区存在进出方式单一、交通路线单一的短板。因此,景区做好安全问题处置的同时,更多需要思考前期预防工作是否到位。基础安全保障设施完善、交通路线畅通,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时,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应对。他补充说,云南省部分冰雪旅游景区还需要健全景区智能化建设。游客拿出手机就能知道景区动态流量,及时了解景区内最新信息。“欣赏着大自然无限风光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智能服务,这样的旅行体验才会吸引到更多省内外甚至国外的游客。”
云南省从事救援、冰雪旅游研究的专家,也从多个方面给出建议。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救援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省山地救援队技术总监朱俊榕建议,景区不仅要完善应急预案,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设置更多防风、防雨、防雪的临时性庇护所,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冰雪环境机动车辆和道路冰雪清理机械。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景区应将滞留游客集中管理,为他们提供庇护、分流的引导保障,并疏通道路、及时调配应急物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旅游与规划学院副院长、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庆雷认为,各景区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岗位安全员和安全监督员,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具有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日常演练。不仅如此,景区还应加强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如在危险地段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对天气等相关因素的监测;景区应强化投保公共责任险的意识,进一步完善游客安全警示教育体系,加强对游客冰雪运动技能的提前培训和现场指导。
采访中,业内人士和专家们有这样的共识:除了景区,管理部门、游客、相关机构责任的落实、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化手段的运用、游客开展冰雪旅游前的培训和一定的知识储备,是“系牢”安全带的重要环节。而这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冰雪旅游安全小贴士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享受冰雪旅游的美与乐,探险爱好者、专家、景区相关负责人从不同侧面提供了冰雪旅游安全小贴士,希望每一位游客在掌握和了解了相关冰雪旅游的情况后,都能开启安全、开心、尽兴的冰雪旅程。
中国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金飞豹:
首先,前往雪山前要做好路线规划和出行计划,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知识,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其次,准备好钉鞋、冰镐、冰爪等制动工具和装备,还需要备齐保暖装备,以免在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受寒、受冻。
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体能极限和身体状况是参与探险类运动的重要前提。独自攀岩、登山的探险者因为体力不支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情况很多,所以在参与冰雪旅游和类似探险活动时,最好不要有“再撑一下就好”的侥幸心理。把握探险强度,熟悉自身身体状况,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最后,将“敬畏”二字作为探险原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救援专委会主任、云南省山地救援队技术总监朱俊榕:
如果准备前往冰雪环境进行旅游活动,游客可以提前准备有良好保暖性与防护性的服装与鞋袜、防UV功能的专业户外眼镜或雪镜、中高帮户外徒步鞋、简易冰爪、高热量高糖份的食物饮料、通讯工具、照明工具等装备,保障自身的安全。
如果发生意外将要长时间处于冰雪环境中,保暖、避风是首要的。同时,不能让衣物被冰雪打湿,要注意头部保暖和雪盲的防护。如果在高海拔出现高原反应,应尽快下撤到较低的海拔地区,不要做剧烈运动。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旅游与规划学院副院长、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庆雷:
在出发前,应掌握必要的户外运动技能和野外生存技巧。同时,带齐装备做好攻略,全面了解冰雪旅游场所及项目的情况,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情况选择适宜的地点与活动,尽量不要独自前往未开发的冰雪地。
到达目的地后,应先熟悉冰雪旅游场所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熟记旅游线路、急救电话等重要信息,时刻关注天气、道路等方面的变化,妥善安排行程和时间,按照规章制度和规定线路开展活动。
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松:
开展雪山冰雪旅游,我们都需要敬畏自然,加强知识储备,对于雪山有一定的认识。“十里不同天,一山看四季”是轿子山景区的特点,也是开展冰雪旅游时会带来危险的因素。
游客出行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能情况等有客观、清醒的研判,合理安排行程。同时,提前查看天气预报、景区信息,备齐食物、保暖设备,穿着适宜登山的服装。
在景区内,配合工作人员引导和管理,不违规翻越护栏;由于天气原因滞留景区时,不强行折返,避免更大的危险发生。
大海草山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市场部负责人龙晓莉:
滑雪是一项专业性强、有安全风险的运动。游客到景区滑雪、戏雪,我们建议一定要对景区的自然条件、接待能力做功课,同时要保持与景区客服密切沟通,及时查看景区情况。我们也建议游客错峰出行,出游期间可以多带一些保暖的衣服和高热量的食物。
上一篇: 云南玉溪纪念聂耳诞辰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