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临沧云县:融通“三河六岸” 建设山水城镇
发布时间:2022/02/18 新闻 浏览:173
近年来,“沧江明珠”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立足山环水抱的自然优势,用好、做活水文章,切实树立建设水城融合的山水城镇理念,以南河、北河、罗扎河段生态文化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的“三河六岸”工程挖掘城市潜质气韵,打造美丽宜居县城。
从细处着手尊重生命的滋养
水,生命之源,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云县是澜沧江畔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素有“沧江明珠”的美誉,县城所在地位于漫湾、大朝山、小湾三大百万千瓦级电站的中心地带。境内建成的大朝山和漫湾两大电站,使云县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主战场。巍巍拦江大坝在高山峡谷间横空出世,昔日的急流险滩,今日成了青山倒映、水天相连、碧波荡漾的百里长湖。冬春季节,站在高山极目远眺,满眼碧绿翠珠。最为耀眼的漫湾温竹河、帮东大雪山,已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三河六岸”工程2021年初开建,建设周期两年,总投资约7亿余元。推进“三河六岸”工程,云县首当其冲压实“湖泊革命”河湖长制责任。该县建立部门联动及信息共享机制,深化河(湖)长+部门的对口联动机制,县(区)河长办全面履行组织、协调、督办、分办职责,落实落细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等。
电站库区漂浮物多有多捞、少有少捞,一有就捞,保证库区河畅、水清,共进行漂浮物打捞23次,出动打捞船63次,清运漂浮物86吨,澜沧江云县段水质经境内两个国家级水质监测,全年大部分时间达Ⅲ类以上标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04.7立方米,水量降幅37.68%。
结合美丽河湖建设和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安排部署,组织开展“河长清河”行动,由河湖长牵头,统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专班对乱倒垃圾、电毒炸鱼、侵占河道、围垦河湖、超标排放、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顿。
这是去年云县交出的成绩单。
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建设单位、编制单位及监理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两单关注,严格按两单处理办法进行,全县没有进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和“黑名单”。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卢逢春告诉记者:“全县12个乡镇108名河长、县级26个成员单位、14个河长牵头联系部门按时进行考核,没有考核不合格的河长和部门。”
云县头道水分水岭上的潺潺溪流,向南流向印度洋,向北则流向太平洋,澜沧江、怒江在群山阻隔中奔涌不息,奔入大海,开放的云县注定也要和澜沧江、怒江一道,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
从实处着力遵循生态的涵养
生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美美与共。
近年来,云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彰显云县山水格局,重塑云州古韵,融通“三河六岸”,扮靓“五池九山”,辉映山水园林县城。
实施城区近山面山绿化美化造林工程、天然林停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在县城城区以“五池九山”为中心,重点实施近山面山绿化、亮化造林工程。在象山、罗医生坟山(旗山)、文笔塔山、生绿茶山、干坝山(余家铺山)、黄草坝坡山进行植树造林的同时,采取挂牌封山育林21000亩。
围绕“美丽县城”建设,进行多树种造林绿化,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全县现已完成5.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完成现地核实14.14万亩,落实符合退耕还林面积9.62万亩,完成农户意愿征求3.33万亩,已确定可退耕面积3.33万亩,完成新造林0.6万亩。
罗扎河沿岸的乡村(爱华镇、晓街乡、茂兰镇、忙怀乡)以坚果为主的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林+香椿”等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增加了林业的附加值,实现了绿色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以实施“三河六岸”项目为主体,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云霞翻开职能职责的“报账单”。
依托“三河六岸”建设,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落实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计划,在爱华镇水磨坝、田心坝、新城坝等坝区,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绿色防控技术,建成城郊农业示范区4532亩。
“我们在水磨坝建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示范区1542亩,每亩年收入达万元以上,节本增效60元,节省肥料用量30公斤,减少农药用量0.1公斤。在新城坝着力推进大棚蔬菜、冬马铃薯、甜脆苞谷和优质水果绿色生产2990亩,其中发展大棚蔬菜330亩,为保障城区蔬菜供给、推进休闲农业和城郊观光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天云说,在“三河六岸”沿线划定畜禽禁养区14.125平方公里,依法取缔禁养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1个。强化“三河六岸”畜禽限养区日常监管,规范建设标准化养殖场31个,养殖场粪污处置达标,经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种植蔬菜、水果的肥料,既有效减少畜禽粪污流入“三河六岸”,又促进了绿色种养循环发展。
从长处着眼遵从生存的培养
文化,人类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永无止境。
在云县这块沧江环绕的古老土地上,神奇地汇集和保留了古滇濮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中原文化的基因,多元文化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碰撞交融。
云县属于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河谷地带稻米飘香,丘陵山地甘蔗流蜜,唐宋时期即能酿酒,明
末清初所产冰糖即销往四方。如今,这块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糖、茶、紫胶、木瓜、核桃等生态农产品已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种植,创业者们在这块肥沃土地上创造着无限的商机和财富。
已修建抚琴台风吹铃动六角亭一座、北侧栈道知音四角亭一座,完成绿化地形修整3435平方米,玻璃栈道安装110平方米,木栈道450米……
安装栏杆灯1000米、LED灯带1200米、地插射灯17盏、地脚射灯21盏、点光源313盏、壁灯9盏;南北栈道栏杆灯变压器安装完成……
南河左右两岸木栈道及平台和水车广场、罗扎河左右两岸木栈道及平台施工全线如期推进。
云县“三河六岸”项目以开放、市场、创新的思维进行谋划和建设管理。“建成后,植入业态运营,结合景观节点,充分利用亲水平台及码头、主题广场、公园等激活文化休闲产业,通过配套商业设施、户外场地、停车位等,实现项目运营收益,通过国有平台公司盘活国有资产、项目运营收益和盘活项目周边约300亩土地,实现项目投融资平衡。”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石梅告诉记者。
把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铜鼓之地用一条线连起来,一条西汉时期从楚雄通往东南亚的“铜鼓之路”便清晰地显现出来。这条路,过云县南桥河,越头道水分水岭,顺南汀河而下,经清水河出缅甸,达东南亚。时隔2000年后,著名的滇缅公路几乎与这条神秘的“铜鼓之路”并行,这条路至今仍然是云南通往缅甸最便捷的陆上通道。
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在“三河六岸”筑巢引凤。云县委、县政府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