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好花卖好价!高质量“云花”的进击之路
发布时间:2022/02/23 新闻 浏览:112
春节期间,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市场内处处花团锦簇,各类花卉竞相绽放、芳香四溢。
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021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02.57亿枝、交易额112.44亿元,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花市,而每一朵花从田间地头到走向市场,都有其严格的标准。
一枝鲜切花,怎样的品质才能称得上优质“云花”?答案就在昆明花卉产业链的标准化之中。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玫瑰切花、满天星切花、非洲菊切花等A级品的年均价为E级的2~3倍,且成交率提高了11%~37%。随着标准化在昆明花卉产业中的运用和完善,不仅形成了“好花卖好价”的市场格局,也呈现出“标准”提品质、塑品牌的良好态势。
缘起国内首次引入国际花卉标准理念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是对昆明“四季如春、鲜花常在”的最生动写照。
而作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斗南花卉市场每天上市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进斗南花市,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买花人,看一看花型、嗅一嗅花香、摸一摸花瓣,最终选择一束心仪的鲜花带回家。
美丑、大小、鲜蔫,是判断一束花好不好最直观的标准。不过,在鲜花来到市场上供人挑选前,已有专业检验人员用鲜切花标准为消费者把了一道关。
在斗南花市,每天都有数十名检验员忙碌着,用眼睛看、鼻子闻、尺子量、手电筒照光等方式,判定鲜切花的质量、等级标准等。一番“望闻问切”后,根据整齐度、成熟度、花头大小、花枝长短、预处理、病虫害及缺陷情况等,将鲜切花分为A、B、C、D等级别。
按照国际标准对鲜切花进行分级,这一做法始于20多年前。
2000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以“荷兰花卉拍卖协会标准(VBN)”为参考模板,在与昆明本土的种植环境和营销模式结合后,首次在我国引入了国际花卉标准的关键指标,将鲜切花感官品质与内在品质相结合,在标准中给出了鲜切花产品质量分级指标,在标准中设置了采后处理与检测要求等条款,引导花农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
2018年,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昆明斗南花卉协会编制完成并发布了《切花质量采收、加工与包装》《切花质量月季》《切花质量非洲菊》《切花质量康乃馨》4项团体标准,对斗南花市拍卖量最大的月季、康乃馨、非洲菊、百合、洋桔梗等主打品种,从花卉采收时机、采收时间、采收要求、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引起了花卉全产业链对花卉质量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了花卉质量的全面提升。
好花价高畅销,劣花价低滞销。如今,在斗南交易的各类鲜切花中,质量等级为A级花的比重已增至约15%,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获益标准化明显提升花卉品牌效应
看花头,好的花头大小适中、水分充足、较硬且略有弹性、没有机械损伤;看花叶,纹路清晰、没有病虫害侵扰和明显药斑,说明花枝健康、营养充分;看枝条,枝条不是越粗越好,在水平状态下,花头部位向下略弯,整体较为挺直。
从把切花等级进行可视化展示的昆明斗南花卉协会团体标准中可以看出,具备上述3个条件就是一枝高质量的好花,花商按季节和运距选择合适的开放度,鲜切花到达消费者手上时正好是含苞待放的最佳时期,瓶插期也会更长。
经过筛选的鲜切花将送到交易市场待拍区等待竞拍。花商们来到待拍区,在陈列着各级别鲜切花的货架旁观察,和检验员一道道严格细致地检验相比,花商们的检查要简单不少。“一般大致看一眼就可以了,这些花已经按照标准化流程分好级,比较省心。”花商程先生说。
花商竞拍到合意的鲜切花后,这些鲜切花便进入市场,等待消费者带回家。“这就是标准化的优势之一,用一套买卖双方都认可的标准把鲜花分类,节省了竞拍等环节的成本,也让花好不好有章可循。”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波说。
同时,针对云南省花卉种植采后处理薄弱的问题,斗南专门建设了共享集货采后处理中心,深入到种植源头建立完整的采后处理标准和规范,打造“斗南严选”品牌,同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斗南花卉共享集货中心采后处理技术规范》,目前“斗南严选”品牌相对于一般供货商的品牌溢价为0.2~0.6元/枝。
事实证明,标准化让花卉的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2018年,昆明市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唯一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昆明将首批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确定在花卉行业开展,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就是入选的企业之一。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20年的公司,丰岛花卉菊花鲜切花一跃成为云南“十大名花”,严格的标准起着重要作用。
走进丰岛花卉的种植基地,一盆盆菊花长势喜人,土壤基质、光照设备、冷库设备一应俱全。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若希介绍,企业制定了切花菊穗条、切花菊、盆栽菊花生产管理标准,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同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把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应用到种苗到成品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云南省的花卉龙头企业,政府给予了专门的设施设备奖补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用于提升设施设备管理水平。目前我们也把这些资金用到建设和改进温室大棚、维修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用更高标准的管理不断提升花卉的品质。”赵若希说。
“灌溉的频率,光照及遮黑时长等,环环把控,确保产品花期长、病虫害少,花商和消费者一看到‘丰岛花卉’这个品牌就愿意信任,逐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销量。”赵若希介绍,丰岛花卉年产菊花鲜切花约2800万枝、盆栽菊花约300万盆,其中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占比约20%,“我们也会参考这些国家的标准,加上国外消费者的反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目标以标准提升“云花”国际竞争力
成为世界第一,始终是斗南花卉市场的最高追求,也是昆明花卉产业,甚至是“云花”的奋斗目标。
争第一,云南、昆明有基础也有信心。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鲜花种植面积和产值全球第三、增速全球第一,全球形成了非洲中部高原国家主供欧洲市场,南美洲北部高原国家主供北美市场,云南主供中国及东亚、东南亚等新兴花卉消费国家的三大产销渠道。
然而,昆明花卉种植优势明显,但在高端市场并不具优势。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林瑞芳介绍,目前昆明市花卉产业优质品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以玫瑰为例,AA级、A级、B级优质花所占比例不足总交易量的30%,亟需提升优质品比例,转型升级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林瑞芳介绍,目前昆明市鲜切花、盆花生产企业对于产品等级的划分还不够细化,有时仅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不能完全体现出产品的优质优价。设施和技术方面也存在不足,受限于资金、土地租期、市场需求与价格等因素影响,昆明的花卉企业基本是以标准塑料大棚的生产设施为主,多数为土壤栽培,绿色生产及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欠缺,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鲜切花的冷链物流运输等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切花在基地进行保鲜处理后,一出基地,很难保证全程的冷链物流运输,一些种植地没有配备分级包装车间及冷库,增加了损耗,缩短了瓶插寿命。
对标荷兰等国家,昆明在花卉标准化领域还可以有哪些提升?晋波认为,荷兰有行业内的标准化组织Floricode,其制定的花卉代码、质量标准、新品种命名全行业通行,大大降低了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互联壁垒。“我们的花卉标准化工作缺乏‘云花’自己的体系。”他建议在借鉴国外优秀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不断自我发展的“云花”标准化体系和规则,并成立本地花卉行业标准化组织,让各家企业的优秀标准相互交流借鉴,形成行业和市场认可的通用标准。
赵若希也认为,荷兰等国家自动化程度高、设施设备更为先进,花卉企业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提升。同时还建议出台昆明市的花卉业内标准,为企业提供参考。
对此,昆明也正在加紧研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多次深入花卉企业聚集的呈贡、嵩明、晋宁等地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同时对标荷兰花卉拍卖协会(VBN)标准和联合国/欧洲经委会(UN/ECE)标准、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标准等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昆明市主要花卉产品的品质特征,为企业量身定制了71项标准模板。
林瑞芳表示,下一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推动花卉标准化工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服务,扩大花卉对标达标企业和产品覆盖面,逐步扩大到花卉种植、加工、包装、冷链等各个环节,拓展花卉上、中、下游可对标达标的范围,逐步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另一方面,引导激励企业积极制定并实施先进标准,选择标杆企业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关注并使用具有国际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好花卖好价”不断提升“云花”品质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