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省“三夏”生产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22/05/30 新闻 浏览:113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5月20日,云南省已收获夏粮1357.95万亩,同比增7.2万亩,占播种面积1486万亩的91.4%;已播种秋粮3027.44万亩,同比增137.46万亩,占计划面积4777万亩的63.4%。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目前,全省各地抢抓农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云南省农情调度周报显示,截至5月20日,昆明市已收获夏粮119.8万亩,同比增长4.07万亩;曲靖市186.92万亩,同比增长1.78万亩;玉溪市47.2万亩,同比增长1.82万亩;保山市98.6万亩,同比增长0.32万亩。
秋粮播种也在全速推进中,昆明市已播种秋粮158.15万亩,同比增长22.55万亩;保山市134.91万亩,同比增长21.26万亩;昭通市636万亩,同比持平。从分作物进度看,水稻已育秧85.45万亩、水稻栽插355.9万亩、玉米1788.46万亩、马铃薯562.13万亩、大豆150.43万亩。
今年,云南省将完成“两个50万亩”任务。截至5月20日,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任务分解到9个州(市)、33个县(市、区)、1635个行政村,落实地块48.2万亩。大豆需种量148.6万公斤,落实148.6万公斤。播种进度36.78万亩,占下达任务的73.6%。50.12万亩杂交稻旱种任务分解到11个州(市)、59个县(市、区)、2072个行政村,落实地块47.94万亩。稻谷需种量116.2万公斤,落实115.95万公斤。目前,全省播种进度为28.04万亩,占下达任务的55.9%。
眼下,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25万亩小春作物陆续成熟,进入收获阶段,群众抓住农时抢收粮食,确保颗粒归仓。目前,全县已完成小春收割15.7万亩,收获面积超过六成,有望实现夏粮总产4900万公斤以上。
推广良种良法守护怒江粮仓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百家寨小组广袤的田野里,“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清水潺潺;机耕路四通八达,延伸向田垄地角;成群的村民们平整田埂,插秧苗播玉米种大豆,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百家寨小组村民李文秀一家与来帮忙的村民在自家水田里插秧。他们采用拉线插秧法,拉好一根线,一排四五人顺着线插秧,又快又直。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余李平拿着皮尺不停地测量秧苗的密度,指导村民按照要求播种。大春生产工作铺开以来,余李平和同伴们蹲守在田间地头,从育苗到插秧,从防病虫害到农用物资供应,跑前跑后跟进服务。
“谁学科技、用科技,谁就先致富。”李文秀说,这几年,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让村里的水稻、玉米的产量提高了不少,年年有余粮出售。
上江镇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名的坝区,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州交界处,交通便利,土地平旷,河流众多,是商品粮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怒江州的“粮仓”和“鱼米之乡”。
近年来,上江镇在山顶、山腰大力推广草果、核桃、花椒、芒果、柑橘种植等特色生态产业,绿化荒山,保护生态,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的同时,在沿怒江一线的坝区、半山一带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推广良种良法,增加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守护怒江“粮仓”。
“先种两列玉米,再种两列豆子。”在李文秀的玉米地里,余李平边讲解边挖坑,种上玉米和大豆,手把手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领和优点。“我觉得这样套种好,一块地有两样收成。”李文秀专心致志地学习示范操作,自己动手播种,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满信心。
余李平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玉米的边行优势及大豆的固氮作用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合两个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土地产出率成倍增加,不但能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还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目前,泸水市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块已全部落实,将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万亩。”余李平说。今年,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大春生产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挂点到各乡(镇),在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群众有序开展大春农业生产,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何丽作为上江镇科技服务组组长,从2月开始就沉到一线,把技术送到田间。张何丽介绍,泸水市农业农村局与上江镇政府还开展了耐旱性、耐瘠性的“滇禾优615”水稻试种工作,希望试种成功后,在山区、丘陵、荒山荒坡推广,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电力保障灌溉旱地变成水田
“我们的大水塘很漂亮!水从山下抽上来,再通过大水塘流向下面的水田。走,去看看。”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副主任宗德文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参观他们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蓄水池。
看着路旁正在施工的高标准农田,宗德文兴奋地说:“从一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我就天天往这里跑。旱地就要变成水田,这回大山有新希望了。”今年,永发社区和邻近社区将一起建设700余亩高标准农田,在宗德文看来,山地变沃土,他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即将开启。
高标准农田开始建设了,用电成了难题。这时已到4月,宗德文担心用电办理手续复杂,会耽搁今年水田的春耕生产进度。通过了解,他得知,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了作业计划,为项目搭火送电。”宗德文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4月22日,永发社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通电了。水泵房电能满满,一按按钮,就能从山下通过引水渠把水抽到山顶的蓄水池里,再通过蓄水池引入田里。看着这一幕,宗德文十分高兴。
眼下正值农耕生产关键时期,曲靖供电局采用带电作业方式为高标准农田进行搭火作业,既能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快速通电,也确保了其他农户农耕灌溉用电正常。
不误好时节村民插秧忙
眼下,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群众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水稻插秧工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截至目前,绥江县2万亩水稻栽种已接近尾声,为确保今年水稻稳产丰收打下基础。
在板栗镇清水村,传统农具、小型机械在田间往来穿梭,村民们插秧抛秧,勾勒出一幅夏耕夏种图。
清水村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稻田肥沃,出产的稻花香米和稻田鱼口味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清水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稻鱼共生产业,走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不仅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还鼓足了村民腰包。
在中城镇回望村夫人坝水稻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或是耕田、或是插秧,好不繁忙。“我家有三亩水田,这两天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插秧,秧苗栽种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村民吴昌逸说道。
近年来,夫人坝依托当地原生态田园风光,打造了集观光、休闲、生态、娱乐及红色、农耕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100余亩梯田水稻栽种已完成,十月份左右即可观赏金色梯田美景。
绥江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里不断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讲解水稻栽插、病虫害防治、播种施肥等种植技术,帮助村民解决难题,为水稻种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