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云南江川安化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之路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江川安化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2/05/20 乡村振兴 浏览:132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安化乡因长期偏于一隅,交通不便,人均耕地仅0.94亩,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导致该乡成为玉溪市9个省级贫困乡镇之一。经多年脱贫攻坚,2018年9月,安化乡整乡脱贫出列。近年来,全乡不断谋发展、补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年,安化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围绕“‘两山’转化实践区、脱贫振兴衔接样板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休闲康养旅居目的地”发展目标,挖掘资源优势,高起点谋划乡村振兴,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努力建成由安化社区集镇民族文化体验区、早谷田半山经果采摘园、新庄现代农业产业园、董炳河谷生态休闲廊道、光山多肉观光体验综合体五大功能板块构成的“山乡彝家”生态文化小镇,不断做大绿色食品牌,打响“安花”“安菜”“安果”“安酒”“安艺”“安游”六大“安系”品牌,为全乡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谱写安化乡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安化乡

安化乡是江川区唯一一个彝族山区乡,辖安化社区和光山、新庄、董炳、早谷田4个村,距江川城区24公里,全乡共有3383户9712人。2014年,经评定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930户3656人,贫困发生率38.9%,经过多次动态调整、精准核查,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419户1513人。

2017年以来,安化乡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85亿元,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战略。2018年9月12日,玉溪市人民政府下发了《9个贫困乡镇贫困退出的批复》,标志着安化乡整乡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8.9%降至0,实现省级贫困乡退出,5个贫困村(社区)脱贫出列,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2018年9月,安化乡实现整乡脱贫,虽然全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但实施乡村振兴还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挑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规划蓝图,把脱贫攻坚战役中凯旋的安化乡带向全面乡村振兴的路上。”安化乡党委书记宋磊说。

初夏的安化乡绿意盎然,连绵的群山宛如碧波万顷,蜿蜒流淌的董炳河在安化乡途经19.5公里后缓缓流向东风水库。记者在安化乡的5个村(社区)采访时看到,刚从脱贫攻坚战役中走来的安化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人都在谋发展、谋产业、搞建设。

光山村种植1500亩多肉植物,成为玉溪最大的多肉产业基地。董炳村的羊肚菌、绿色生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先行先试,为当地农民找路子。新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兴荣指着正在山坡上改造台地的挖掘机说:“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江川区宏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朱家大地小组50亩土地,种植花卉和香椿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村民突破‘烤烟+蔬菜’的传统产业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早谷田村党总支书记代党柱告诉记者:“眼下,我们在烂泥箐刚刚建成的‘青云山货街’在‘五一’假期开街,以商促农,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而安化社区的梦境彝乡—生态康养观光体验园建成后,将为全乡农旅融合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挖掘资源优势高起点谋划乡村振兴

安化乡最大的资源就是森林资源,全乡森林面积6.7万亩,安化大山山脉与红塔区龙马山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天然氧吧。每年安化乡林下各类菌子产销量高达200吨左右。

近年来,安化社区的樱桃、光山村的红梨、早谷田村的樱桃等“一村一品”经济林果产业初具规模。安化社区晖南箐斗牛场、民族文化广场、万山朝拜景区、民族文化传习馆等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安化乡连续多年举办彝族火把节和新春斗牛节,最高日游客量达3万人,节日经济效应明显,潜在品牌影响力较大。

“这一切都为安化乡走高质量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条件,也是安化乡挖掘资源优势围绕‘两山’转化实践区谋篇布局做文章的基础。目前,全乡在新兴产业布局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正按‘一核、两带、三片、多点’的规划稳步实施。”安化乡乡长花云芬说。

谈到高起点谋划乡村振兴,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的玉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南认为,安化乡乡村振兴规划一定要围绕“生态”二字做文章,一是以现代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二是农旅融合走高层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自然山水、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山乡彝家”生态文化小镇。

补齐路网短板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要想富,先修路。安化乡地处江川区、红塔区和昆明市晋宁区的一个交通死角上,长期以来受交通不畅影响,严重制约了安化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构建安化乡到红塔区、江川区、晋宁区三地的半小时经济圈,主动融入“红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晋宁的经济交流和三地旅游互动,改善安化乡近万名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安化乡乡村振兴,加强龙马山周边森林防火与东风水库重点水源保护,尽快提升红塔区到安化乡的防火通道设施建设引起了市委领导高度重视。

2020年11月16日,玉溪市龙马山重点火险区应急综合能力提升(防火通道设施建设)项目完成立项批复。起点从玉溪科教创新城至安化乡早谷田村烂泥箐小组,全长8.3公里的青云路于今年春节前完成沥青路面铺设。“自从青云路铺好后,开车从烂泥箐到玉溪科教创新城只要15分钟,比到江川城区少用半小时,现在我们村的人购物都到红塔区。这条路以前是土路,路滑坡陡不好走,下雨天更不敢走,现在铺成柏油路,又宽又平,出行太方便了,政府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烂泥箐小组村民张小美告诉记者。

“青云路铺好后,安化乡通往红塔区的西大门通畅了,以前的交通死角变成了交通枢纽,为安化乡进一步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也为安化乡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条件,对全乡干部群众鼓足干劲抓乡村振兴带来了莫大鼓舞。”宋磊表示。

据介绍,围绕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安化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立项修建江川区安化乡至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的道路,起点为安化乡新庄村,终点为六街镇新寨村,全长2公里,工程投资预计250万元。道路建成后,不仅能打通安化北上晋宁的北大门,还可带动新庄村融入晋宁六街产业发展,为新庄村探索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为进一步优化进入东大门的道路,安化乡到江川城区北前线(安化段15.4公里)动脉通道存在的短板亟需改善提升。目前,北前线已纳入江川区“十四五”路网规划,争取立项实施,改造等级三级,路基宽度7.5米,工程投资预计7000万元。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安化乡持续投资2638万元,完成18条37.68公里乡村组道路建设,实现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构建联通四方、连接内外的区域路网,进一步优化安化乡交通基础设施,对全乡产业发展必将起到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特色产业因路而起、因路而兴。”宋磊说。

走高质量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青云路铺好后,让安化刚好位于红塔区、江川区和昆明市晋宁区三地都市圈环城休闲带的中心点上,车程均在半小时左右。借助交通条件改善契机,安化乡将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解放思想,闯出一条高质量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好路子。”花云芬坦言。

近年来,安化社区、光山村、早谷田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代党柱向记者介绍:“借助这一契机,我们将全力配合乡政府推进烂泥箐乡居生活聚落文旅项目建设,打造集休闲观光、森林康养、农事课堂、民宿体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把烂泥箐打造成‘开窗便是诗和远方’的乡村文旅‘理想村’。”

记者在安化社区看到,梦境彝乡—生态康养观光体验园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去年11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这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家庭农场为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投资该项目的云南琢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尧说:“我们除了建设餐饮住宿等硬件设施外,还要围绕火把节和斗牛节等旅游产品,把安化的特色民族文化挖掘出来,包装好、运营好,通过农事体验和可视农业大力发展家庭订制生态蔬菜种植,以综合体项目为抓手,把安化社区建成旅游接待大本营,为打造‘山乡彝家’生态文化小镇奠定基础。”

“五一”节前,光山村1500亩多肉植物大棚沐浴在阳光里,走进大棚放眼望去,三四百种多肉植物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极具观赏价值。“现在我们正利用多肉植物的观赏价值,走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将光山多肉产业再做大一些,带动更多人发展多肉产业。同时,通过打造光山多肉观光体验综合体项目,促进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宋磊告诉记者。

为做大做强做特光山多肉产业,今年安化乡投资1400余万元进行光山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资230万元修建光山多肉产业园道路,为光山村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同时,为推动以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走深走实,促进安化乡光山村千亩多肉植物与江城镇侯家沟村大平地千亩梨园两个特色产业连点成线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安化乡政府正积极争取立项建设安化乡光山村至江城镇侯家沟村道路(侯大路),道路全长5.8公里,路基宽度5.5米,工程投资预计645万元。

今年,安化乡投资500万元打造的光山多肉观光体验综合体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将围绕光山坝塘建设集多肉观光、多肉创意DIY、餐饮、垂钓等内容丰富的农旅项目。“核心区计划露天栽种60亩左右的多肉植物,综合体内需要10万盆左右的多肉植物装饰环境,这些都由我带动种植大户无偿投入,最终带动周边村子发展庭院经济。”玉溪江川坤宇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坤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营造美丽村庄、生态景观、田园风光,安化乡将构建“农业+文创+体验+休闲+旅游”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培育“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实现安化“山寨”与周边城市的深度互动融合,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旅融合振兴乡村的新路子和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