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德宏芒市:汗水浇灌幸福,劳动开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2/05/27 乡村振兴 浏览:89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的田间大地,到处是劳动者忙碌的身影。
循着农忙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拉老村付其够大姐的养猪场。“这些饲料都是用发酵的玉米秆和玉米面做成的,不仅符合市场上绿色养殖的要求,而且成本不高,周边的养殖户还来和我学发酵的技术呢!”上午9时,正在为猪场里的70多头猪准备饲料的付大姐边搅拌饲料边说,“养猪是辛苦活,更是门技术活,如果不懂科学养殖,猪瘟一来,一年到头就白辛苦了。”付大姐深知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外出学习养殖技术。凭着能吃苦、勤学习的韧劲,付大姐家的养猪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好的时候,猪的存栏达300多头。此外,发酵的猪粪、猪尿是最好的农家肥,付大姐也将其免费送给周边的农户。朴实、勤劳、善良,付大姐身上折射出劳动者最美的特质。
在芒棒村傣族小毕朗(傣语:少妇)钱相哏石的家中,火烧干巴的香味已经飘散出来。火烧干巴是一道传统的傣家美食。每天一早,钱相哏石就要把洗干净的牛肉切条、去筋、腌制后,放进特制的烤炉。要烤出香、脆、酥的干巴,考验着制作者的耐心和对火候的把握。一炉干巴需要一天一夜的炙烤才能制好。钱相哏石要守在炉子边,不时地调整炭火。钱相哏石制作的火烧干巴味道地道、口感好,上门购买的人很多。2019年,钱相哏石注册了商标,开起了网店,干巴更是供不应求。“即使顾客看不到制作的过程,也不能欺骗人,火烧干巴是傣族的美食,不能坏了名声。”虽然用电炉替代炭火会大大提高产量,但钱相哏石坚持炭火制作。不怕辛苦、诚实劳动,让她的火烧干巴卖到了全国各地。
下午4时,“咕噜、咕噜……”听着食物在热油里发出来的声音,芒留村小组的方岩健宏、帕小妹这对90后小夫妻在厨房里开始忙碌起来。两年前,这对小夫妻开始了创业,加工油淋酸笋、麻辣香菇、香酥辣等本地风味小吃。而今,借着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号等现代媒介的东风,他们加工的小吃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为了大家出门探亲访友的伴手礼。“我们的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之初,我俩天天在家研究食材、佐料的配比,一家人经常连着几天吃同一道菜。现在生意好了,我们忙得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但是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们累并快乐着。”小两口这股敢想敢做敢于吃苦的劲让大家交口称赞,去年帕小妹还被大家推选为妇女小组长、市级人大代表。
人间万事出艰辛,不论是70后的付大姐、80后小毕朗、还是90年的小夫妻,她们每个人都用踏实劳动浇灌着幸福之花。也唯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织就人生最美的风景。
上一篇: 云南坚果出口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