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中老铁路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1/11/22 新闻 浏览:71
被誉为云南和整个中南半岛2021年最大经济燃点的中老铁路开通时间已近。
冬日,记者行走中老铁路云南段,时时感受到“大动脉”涌动出的强劲热力。一批交通依赖型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新的物流企业应运而生,站点经济和口岸经济蓄势待发,产业集群基地蓝图初现……铁路沿线各地纷纷行动,锚定中老铁路经济带新图景,。
各方积极勾勒中老铁路经济带轮廓
中老铁路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至老挝首都万象,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是一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
“迄今我们在政府职能部门带领下开了多轮协调对接会,目前已经从老挝方向组织到货源,正进一步疏通理顺通关报检等流程,静待火车首发。”11月15日,站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的货场上,云天化集团旗下天驰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夏应江向记者介绍。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在即,云南各级部门连同相关企业,积极围绕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谋划布局,促进铁路沿线地区深度开发与持续繁荣。
今年5月,省政协调研组赴中老铁路重要节点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提出,铁路开通后,要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推动产业联动,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带动中老经济协同发展。
10月22日,中老铁路货运产品推介会在元江县举办,铁路运输部门与元江县相关部门、参会企业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商铁路运输大计。
10月26日,云南省国际班列服务贸易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聚焦中老国际班列运行,为下一步货源组织、配套政策实施、班列首发及后续班列常态化运行迈出坚实的一步。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在中老铁路境内沿线,各方正立足于客观优劣势,将铁路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积极勾勒中老铁路经济带轮廓。
交通依赖型产业提前谋篇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预计全线行车时间10小时,远少于现在约30小时的公路行车时间,将使万象与昆明之间的运输价格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中老铁路在玉溪段设了5个密集的站点,铁路开通使得位于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Y”字形交叉口的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加速从蓝图变成现实,对进一步提高玉溪产业吸附能力产生积极作用。在物流港内,一批物流及关联产业已经悄然布局,引进腾瑞科技现代国际物流综合服务体系、交运冷链物流、路通物流配送中心等9个物流建设项目;坐拥“云南绿色钢城”、研和数控产业基地、云南出口果蔬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磅产业基地。
看好铁路开通后的运输优势和当地产业发展政策,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内已吸引1400多家涉林企业落户,普洱市正按照“资源培育、板材加工、家居制造”等全产业链规划,拟投资30亿元,将此地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集木材交易、板材加工、家居家具研发、制造、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家居产业园。
11月17日晚,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灯火辉煌。谈及中老铁路开通,夜市投资方云南景兰文旅集团副总裁焦媛杰充满期待:“铁路开通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乘车时间就是3个小时,西双版纳旅游必将迎来新一轮腾飞。”
“口岸经济”“站点经济”蓄势发力
中老铁路大动脉上,站点经济提前规划,蓄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力点。
磨憨火车站是国境火车站,也是沿线等级最高的车站。
今年商洽会上,以“新机遇、新举措、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联合招商推介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邀请两地企业家共寻商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将充分利用国家级口岸带来的物流优势,打造中老泰陆路货物运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进而将产业落地合作区,借由口岸便捷传输信息流、资金流等的巨大效能,大力培育金融投资、免税购物、文化旅游、教育、医疗、保税、加工等产业,实现“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普洱站接入两条铁路的规划正在推进:经江城至蒙自铁路、经澜沧至孟连勐阿口岸铁路。以告别普洱市没有铁路的历史为契机,普洱市加速布局以宁洱省级物流枢纽为核心、孟连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勐康口岸为支点,构建“口岸+大通道+保税物流中心+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元江甘庄车站的站前广场正在进行着竣工前的最后忙碌,“随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昆曼大通道和楚河经济干道、泛亚铁路中线在元江十字交汇,我们将依托甘庄街道元江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元江县甘庄侨乡芒果特色小镇和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等项目建设,推动元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甘庄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主任李发峥介绍。
加快要素流通和资源激活
“中老铁路开通将推动沿边新发展模式的加速形成,和周边国家形成联动创新发展。”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制度创新部部长张秋表示。
为紧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昆明片区加速推动“南出、北上、东连、西接”大通道建设。
南出,与中老磨憨-磨丁合作区签订《联合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商事、跨境产能、跨境电商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推出首批10项“跨区通办”事项,系统化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物流体系,为中老铁路顺利开通和贸易畅通奠定基础。
北上,与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在平行车进出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式联运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口岸和场站建设,畅通国内服务中欧班列的物流通道。
东连,与济南片区建立政务互办、信息互换、监管互认的高效便捷通关模式,加强物流通关合作;将钦州港作为重要出海港口和产品出口东盟、非洲等地区的重要节点,将昆明综保区作为钦州港片区平行进口车的分销点,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接,与临沧边合区共建园区联盟,探索“园中园”“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开展“仓仓点对点直运”,培育对缅跨境电商新通道,扩大跨境商品贸易规模,加速商品流通。
张秋介绍,下一步昆明片区将充分利用老挝原产地证等独有优势,推动国际商贸、加工制造、国际旅游、金融保理、现代物流、法律咨询六大支撑体系,在推动昆明片区富余产能向中老合作区有序流动的同时,充分激活省会城市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到两区落户,通过财税政策刺激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吸纳人力资源、凝聚技术资源、优化资本资源,加强沿线产业合作,飞驰的列车跨越山水,正载着无数的机会呼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