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省景洪市:不负春光好 春耕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2/24 新闻 浏览:145
田家少闲月,春耕正当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春耕生产已拉开帷幕,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高科技加持农民省心更省力
在景洪市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龙董村民小组的一处豇豆田里,大型旋耕机正轰鸣着来回穿梭、松土整地;另一边,农户正驾驶着覆膜机,进行连片地膜覆盖,为接下来要进行的种植做准备。如今,农民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使用机器替代传统的手工工具,一台大型旋耕机日均作业可达20多亩,农机成了农户们作业时的“得力干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在我们都是全机械化,耕地用拖拉机,打药、施肥都用无人机,方便得很。”见到岩温锋的时候,他正操控着无人机为自家的水稻田喷洒农药。
岩温锋一家在勐罕镇曼听村委会曼春满村承包了96亩农田。因为掌握了无人机驾驶技术,现在岩温锋只需要站在田边,就能通过远程操纵无人机对自家农田喷洒农药,过去50亩水稻田人工喷药需要三四天,现在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相比传统人工喷药,无人机不但可以达到人药分离和安全作业的目的,还能够通过卫星定位操控,实现精准高效作业。
农业机械之所以能在春耕生产中成为“主力军”,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在勐罕镇,以“合作社+农户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充分带动农田作业由人工向机械化转变、不断丰富农户作业方式。据统计,截至2月17日,景洪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37亩。
重保障强提升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春耕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农技人员也在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检查指导,结合节令和农户需求,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同时,针对农业水利化程度总体水平较低,防灾抗灾能力不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受自然条件制约明显,粮食产业可比效益低等问题,景洪市自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5.97万亩,2022年还将继续建设2.06万亩高标准农田。
除了加大技术指导,景洪市还积极落实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22年下达景洪市的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合计1876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局,已将补贴兑现农户,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支持粮食生产。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正在与投保公司对接,将上级下达景洪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农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2022年,景洪市农技推广部门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在稳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重点把杂交稻旱种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从品种、栽培模式、间套轮作等方面强化技术集成,提高种植效益,形成科学稳定的种植制度,积极培育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建设一批杂交稻旱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应用,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以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
一年之计在于春。接下来,景洪市将持续办好“振兴大事”,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让高标准农田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和“旅游致富田”。
下一篇: 好花卖好价!高质量“云花”的进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