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三步发力 云南腾冲“牛”劲十足
发布时间:2022/05/20 乡村振兴 浏览:83
近年来,云南保山腾冲市围绕打造全省肉牛规模养殖示范区、优质种牛扩繁区的目标,创新“1+3+6”模式发展肉牛产业,健全完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进和普及饲养管理技术,有力有效推动了腾冲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养出生态牛
蜿蜒的山路宛如一条玉带,盘绕在腾冲的东山之上,车辆顺着山间一路往高处行驶,碧绿的草地随之映入眼帘,成群的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漫步,腾冲恒益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山牧场防疫主管聂根锐正带领着几名管理人员在草地上仔细查看牛群的情况。
“目前我们牧场云岭牛存栏有1300多头,净产母牛800多头,犊牛繁殖率在85%以上,2021年我们牧场已经达到国家养殖示范基地标准,产值达到了7000多万元。”聂根锐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腾冲恒益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实施“腾冲龙江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打造出了集农业、畜牧业的种、养、加、销、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化优良肉牛产业,目前已建成东山牧场和芒棒马家村养殖场两个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实现了生态循环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目前,东山牧场还通过人工种草、生态修复、服务平台搭建等建设,着力打造5A级农旅牧场及东山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聂根锐说:“未来,牧场还将通过退化草原治理,打造旅游观光牧场,实现农旅相结合,发挥东山牧场自然风景优势。”
东山牧场以母牛扩繁和小牛犊养殖为主,走的是“农旅结合”发展路线,而芒棒马家村养殖场则是以肉牛育肥为主。
芒棒马家村养殖场总占地面积140亩,养殖的品种主要为云岭牛,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育肥基地,养殖规模达1200多头,年出栏育肥牛1100头,年产值达1.2亿元。
芒棒马家村村民赵贤双说:“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养牛的技术指导,收入提高了很多,种的玉米也都由公司统一收购,不是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到公司打零工,每天都有120元钱的收入,这样算下来我的收入每年都有10多万元呢。”
公司负责人赵新建说:“将来我们将继续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在打造未来天然牧场观光旅游胜地的同时,养出属于腾冲的生态好牛。”
建设产业新高地养出品质牛
“目前,我们这个养殖场的牛种,主要是从新西兰和乌拉圭进口的‘海福特’和‘安格斯’,以及两者的杂交品种,肉牛产品都是销售到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上海鹏欣集团腾冲鹏腾牧场的徐利说。
走进牧场,空气中就带着一股青贮饲料的味道,覆着灰色彩钢瓦的牛棚里,肉牛都被合理规划安排在不同的区域,远远地还能听到牛“哞哞”的叫声。
2021年1月7日,腾冲市人民政府与云南鹏欣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腾冲市肉牛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合作主要采取“1+1+50”的方式,即:腾冲市建设1个万头牧场租赁给鹏欣公司使用,公司在腾冲自建1个万头牧场,公司承租腾冲市“1+3+6”模式建设的牛场50个。
“目前牧场里存栏牛2845头,其中能繁母牛2183头。”徐利介绍,为了和农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农户盈利,“我们向农户回收时,有一个保底价,就是让农户养一头牛,最少创收1500元,这就是我们和农户的合作模式。”
目前,公司已租赁马站乡三联肉牛养殖场(5个村合建)、兴隆肉牛养殖场(3个村合建)和腾越下勐连观音接路肉牛养殖场(6个村合建)进行养牛,共养殖犊牛2003头。
在保山鹏欣集团肉牛养殖等大项目带动下,腾冲市肉牛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未来,保山鹏欣集团将按照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重点在育肥、屠宰、加工、销售4个环节上突破,在建好产业链、做强产业链、补齐产业链方面着力,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造保山肉牛产业发展新高地。
打造绿色食品牌养出幸福牛
“近年来,腾冲市一直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大力发展腾冲肉牛产业。2021年,腾冲市肉牛存栏66.8万头、出栏23万头、牛肉产量2.87万吨,同比增加3.2%、8.6%、10%,实现产值28亿元。”腾冲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办公室主任彭安发介绍。
腾冲位于云南西部,在肉牛产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地理位置上,腾冲有1个国家级口岸、2个省级口岸与缅甸相通,利于与缅甸、印度等国家进出口饲草饲料。在气候上,腾冲年平均温度16℃,气温适宜肉牛生长,四季也可种植饲草饲料,解决了养牛的后顾之忧。同时,腾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十分利于肉牛品牌的打造和推广。目前,腾冲市的规模养殖布局基本完成,按照“一村一场一基地”的布局,腾冲市174个村(社区)建设了18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可以饲养肉牛200头至300头。截至4月25日,已建成存栏3000头的能繁母牛养殖场1个、存栏300头的规模化养殖场177个。
布局已成,技术保障体系也紧跟其后。腾冲先后组建了肉牛养殖场建设专班工作组和腾冲肉牛产业技术保障组,针对肉牛养殖、疫病防控、冻精改良、饲养管理、饲料种植、犊牛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同时,出台了“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7条优惠政策”,吸引培育肉牛养殖大户。目前,山东和美华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宝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入驻腾冲,共有肉牛生产经营主体567个。
“东山云岭牛”列入了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名单、“槟榔江水牛”列入了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名单;腾冲肉牛存栏、出栏和牛肉产量均排名全省第六位,有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02个,创建国家、省、市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8个、28个,今年第一季度,腾冲肉牛存栏68.34万头、出栏6.55万头、牛肉产量0.95万吨,同比增加20.3%、10.8%、24.6%。
上一篇: 云南镇沅:小小红花托起村民致富梦
下一篇: 云南江川安化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