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李瑛:“解忧杂书铺”里守住光阴的故事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李瑛:“解忧杂书铺”里守住光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01 新闻 浏览:105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青年路上,有一家经营了近30年的二手书店,与其称其为书店,当地人更习惯称它为“书摊”——许多二手书“摊”在那里,一部分被形形色色的买书人带走,一部分无人问津日渐蒙上岁月的尘埃。在人来人往的青年路上,书摊仿佛成了喧嚣闹市里的一泓清泉,浇灌进城市人内心深处,让人在阅读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与片刻的宁静。

“我就知道在你这里一定能找到这本书!没白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书摊上挑选到想要的书后,难掩激动之情。

“他们都是我这里的常客,这个书摊就是我的家。”书摊老板李瑛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指了指身后上千本的二手书,话语间满是自豪。一眼望去,只见书摊的门被层层二手书围住,通向里屋的路上竖着两个被书压得变形的简易书柜。一本本书被带走,李瑛又从别处淘来新的书籍,归类整理放在书柜上。

李瑛不是本地人,20世纪60年代来到云南,而后几经辗转来到开远。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李瑛,从小便喜爱看书、写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后,他频繁收到协会寄来的样书。样书越攒越多,家里已经放不下,李瑛便萌发了摆摊的想法,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这些“宝贝”。于是,这个书摊在开远落了地,一开就将近30年,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来我这里,买不买书都没关系,有些人一坐就是一整天,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能让人忘却烦恼。”李瑛说,买二手书的都是热爱文字的“文人”,甚至有人把书买回去看完后,又还了回来,想让它成为更多人的精神食粮。

和文字打交道的人,一般都爱书如命。记者随手翻开书摊上的书,发现书籍保存十分完好,除了书页略微发黄外,未见污渍或破损。书摊里“宝贝”很多,一传十,十传百,来淘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外省游客前来淘书。“我这里的读者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有空就会开车过来。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绝版书,只要告诉我,我会想办法帮他们找到。”李瑛说。

书摊开的时间长了,李瑛积攒了不少人脉,有了稳定的购书渠道,也经常收到别人的赠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瑛收到赠书后,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捐出去,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有李瑛的赠书。

“我现在还在坚持写作,有时候累了乏了,写写字、看看书,心境就会开阔不少,这个书摊是我的一片‘净土’。”李瑛随手翻开一本书,手指在书页上摩擦着,像划过一圈圈时间的年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纸质书的市场被严重压缩,我这里的绝版书较多,加上位置好,很多人逛街逛累了,就会到我这里歇歇脚看看书。”李瑛发现,不仅上了年纪的人喜欢买二手书,很多年轻人也如此,历史、美术、书法类书籍备受青年读者喜爱。

“年轻人买二手书,也是一种传承。”李瑛欣慰地说:“尤其看到很多孩子购买历史类的书,我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求知欲,肩负国家发展重任的青年,多读书读好书就是不负时光。”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小小的二手书摊里,时光和人都安适从容。平价的二手书赚不了大钱,和志同道合的人聊人生,在书香的脉脉温情里,听不同人分享人生阅历,这便是李瑛坚持开书摊的意义。

每本书都在这里等待下一个落脚处。二手书的价格会折旧,但文字的价值永远不会,鲜活的故事附着在文字、音画上,便可以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