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稳大盘、激活力、强复苏!云南上半年经济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2/07/26 创新 浏览:197
盛夏时节,我国多地高温不减,但云南天气凉爽,吸引一拨又一拨休闲避暑的游客,旅游行业重新迎来熟悉的热闹场景。
就在旅游业加速回暖之际,坐落在金沙江、澜沧江上的多个大型水电站正满负荷运行,为我国东部地区迎峰度夏源源不断输送清洁电能;产自云南的蔬菜、橡胶、化肥等货物通过中老铁路运往东盟国家……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多发散发的国内疫情以及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云南织密边境疫情“防控网”,推进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地,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64.12亿元,同比增长3.5%。
奋力稳住市场主体
进入6月,看着店里日渐增多的客人,昆明新螺蛳湾商贸城个体户母其周难掩内心的激动。今年上半年,因国内疫情多点暴发,螺蛳湾商贸城人流量骤降。尤其三、四月份,母其周等众多商户连续七八天不开张,利润覆盖不了房租成本。
从事小商品批发生意21年,年近半百的母其周从未见过如此冷清的场面。为节省成本,他一度将商铺经营面积缩减,只留下几个员工看店。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为帮助母其周等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云南从财政、金融等9个方面出台48项政策措施,着力稳住经济、助企纾困。
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成本增高、订单减少、资金紧张、人流物流不畅等问题,云南打出增加发展专项资金、减免缓缴部分税费、办理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组合拳”,帮助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为减轻企业负担,云南自今年4月1日起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优先支持中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加快退税进度,仅上半年,云南累计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442.3亿元。
随着一揽子政策落地,全省市场消费经历了从触底到回暖的曲线。来自云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有力佐证,今年上半年,云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0.1%,其中6月份增长2.3%,这是自3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增速转正。
紧紧扭住投资“牛鼻子”
昆明市安宁工业园区内,塔机林立,一座座工业厂房拔地而起。眼下,随着湖南裕能、上海杉杉锂电等企业在该工业园区投产,一个新的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即将崛起。
“截至今年5月中旬,云南共有在建新能源电池重大项目27个,总投资逾866亿元。”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兵说,目前,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在曲靖、昆明、玉溪形成聚集发展态势。
变局考验格局。今年以来,面对旅游业复苏缓慢、房地产市场下行等不利局面,云南审时度势,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一招,在全省范围内掀起投资热潮。为稳住经济大盘,云南每个季度举行一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半年共开工2263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406亿元。
投资“引擎”持续运转,云南经济迈出新成效。上半年,云南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0%,农业投资增长35.4%,旅游业投资增长50.7%。新能源项目落地加快,能源工业投资增长82.9%,连续4个月增长保持在80%以上。
能源产业成为云南经济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和水力发电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不仅自用电不愁,还想方设法通过“西电东送”为东部地区迎峰度夏增送电量110亿千瓦时。
“今年省内用电有保障,云南电解铝、电解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云南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云南正全力打造硅光伏全产业链,今年以来用电量大幅增长;已建成的5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投产利用率接近90%。
疫情防控与旅游复苏同步抓
最近,一段昆明高铁站挤满人的短视频冲上热搜。有网友惊叹,“感觉半个中国的人都来云南了!”
随着全国多地相继宣布恢复跨省游、行程卡“摘星”等利好政策,云南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多地旅游业回暖升温,一些热门景区景点再现人山人海。
进入7月,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开通宁波、温州、石家庄等多条新航线。7月的第一周,该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9.1万人次,环比增长260%。
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迎来首个“万人大潮”,客运发送和客运到达数量不断攀升,刷新了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西双版纳站单日进出站旅客数量均突破万人次的新纪录。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在大理,近期旅游业也出现爆发式恢复。据初步统计,7月20日大理游客接待量达23万人次,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最高水平。
“平时每天到云南来的大概有5000人,现在高峰期已经突破3万人、突破1000个团队,同期相比,现在已经达到疫情前高峰期的80%—90%。”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朱伯威说。
旅游业是云南的传统支柱产业。疫情发生前,旅游业曾多年占据云南第三产业的半壁江山。疫情暴发以来,云南旅游产业链遭受沉重打击。面对当前强劲的复苏态势,云南高位推动,顶压前行,坚持疫情防控与旅游复苏“两手抓”“两手硬”。
眼下,旅游等产业已释放出云南经济加快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加速崛起,拥有资源、区位等多重优势的云南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上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