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文山州推动三七在非医疗领域、健康养生领域的创新开发打造千亿级目标
发布时间:2021/09/28 创新 浏览:36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以三七为重点的许多独具特色的优势生物资源。
文山三七,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康养生物资源。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围绕千亿级三七产业目标,抓牢种质端、提升种植水平、延伸产业链,推动三七从种植到制药、保健、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把文山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三七之都”。
道地三七开枝散叶
冻干三七、精品三七粉、三七植物牙膏、三七保健酒、三七提取物软胶囊……在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陈列着多种以三七为原料的系列产品。“我们公司是专业从事三七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型新三板上市企业。”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何开杰介绍,公司主要有以三七粉、冻干三七等新型饮片为主的中药饮片,三七植物牙膏、三七面膜为主的日化用品等产品种类。
近年来,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抓好绿色数字化基地和打造绿色智慧化工厂建设,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着力打造道地绿色三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的三七产品。2019年至2021年,“七丹牌三七”连续三年荣获“云南省10大名药材”第一名。目前,公司生产的七丹牌三七提取物软胶囊、七荟胶囊、熟三七粉、三七植物牙膏被认定为云南省重点新产品。
坚持走创新、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做道地绿色三七,七丹公司凝心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我们的三七花、三七茎叶已被列为地方特色食品,公司还在开展针对三七花、三七茎叶为主要原料的大健康产品研发。”公司董事长杨朝文介绍,目前正在研发的产品有三七固体饮料、三七调味包、三七糕点等12个产品,预计今年内,七丹润茶、三七普洱茶、三七茎叶饼干、三七口服液等多个三七系列食品类产品将陆续上市。
传承文化助力健康
走进位于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的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只见一间间全封闭、透明的检测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各种检测设备间忙碌作业。
“检测中心可以监测所有三七产品相关的农药、重金属等指标,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客户经理龙登明介绍,“之所以敢把监测全过程展现给游客,就是因为我们的设施过硬、技术过硬、人才过硬,这也是向所有来到检测中心的游客科普三七监测的全过程,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是高品质的三七。”今年上半年,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已经检测了3000多个批次的样品,为文山州三七产业的规范化、高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只是天士力现代中药产业园工业旅游的一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天士力现代中药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一条集科研创新、现代化生产、匠心检测、精准检验、仓储运输、三七文化到工业旅游为一体化的现代三七产业链,游客可通过监控、视频展示、现场解说、观看等方式感受科技化的生产过程。
“我们想在文山做5件事,研发好一棵三七、种植好一棵三七、加工好一棵三七、讲好三七故事、传播三七文化,打造一个文山三七高质量的发展平台。”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美膛表示,通过园区建设,以三七为背景,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使天士力现代中药产业园区成为一个“中医药文化充盈”、“旅游设施较完善”的可居、可观、可娱、可品、可嗅、可听、可感的工业旅游精品景区。
科技引领加快发展
“我们收集了一万多份三七种质资源,选育5个三七新品种;与企业合作开发了3个三七药品、10个中药饮片。”说起三七领域的科技研发,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朝梁如数家珍。
“围绕三七产业发展瓶颈的品种、连作障碍、无公害药材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大专院校开放式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王朝梁说,三七医药学院以支撑三七为重点的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农业工程实验室、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
2003年以来,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与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三七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遗传基础研究,至今保育覆盖三七所有自然变异类型的三七种质材料10000余份,西南地区主要人参属植物5种,建成150亩规模的种质资源圃,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参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三七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
研究团队共选育出的5个三七新品种中,有两个是国家登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还在进行扩繁试验,未来有望推广种植,为推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于2016年5月推动三七花、三七茎叶获得了云南省地方特色食品批文;于2020年推动三七须根获得云南省地方特色食品批文。参与《云南省三七饮片标准》修订,将三七功能由消肿定痛拓展到益气活血,扩大了三七消费市场,新增年消费量上万吨,推动三七饮片行业年销售从2亿元突破4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发展定位和千亿级三七产业目标,抓住良地、良种、良法3个关键环节,推动三七从种植到制药、保健、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文山州三七中医药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华荣说,以三七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三七康养新业态,推动中医药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高品质打造一批医养、康养特色小镇,建设50家三七康养体验中心(站),推动三七在非医疗领域、健康养生领域的创新开发利用,把文山打造成为以三七为突出优势的全国知名康养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