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云南怒江车何坤:循环养殖 林下“养鸡达人”有一套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云南怒江车何坤:循环养殖 林下“养鸡达人”有一套

发布时间:2022/03/12 产业 浏览:50

专业养鸡12年,林下“养鸡达人”车何坤不断更新改进养殖技术和设备,做大本地土鸡品牌。如今他又采用循环养殖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将鸡粪作为种植肥料,扩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街道段家寨村,泸水林森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鸡场共养殖了两万多只土鸡。2011年至今,在养鸡路上摸爬滚打了12年的合作社负责人车何坤走了不少弯路,前后共更新改进养殖技术及设施5次。在刚刚接触养鸡的前两年,因为没有孵化设备,买到接种疫苗不齐全的鸡苗,养殖不久后就生病死亡,2年后,车何坤欠款几十万。

“有些朋友劝我放弃,因为亏了很多钱,但是我想,别人养得好我肯定也没问题,可能是技术方面出了问题。”为了学技术,车何坤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的一个养殖场,边打工边学养殖技术。

如今,养鸡场内养殖设施齐全、养殖技术成熟,有孵化间、鸡苗脱温间、种鸡饲养间、成年鸡进食间,在泸水城区还设了土鸡专卖店,实现了从孵化到饲养,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每个环节车何坤都严格把关,养鸡场也于2021年被泸水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泸水市“厨房工程”养殖业特色食材专供基地。

“这里的鸡养殖时间长,而且都是放养,肉质好。现在大家都注重健康,喜欢买土鸡,我就打造一个本地的土鸡品牌。”车何坤说,林下散养的土鸡在山间捡食虫子和野草,对比圈养的鸡能够节省一半的饲料成本,产蛋量也高了许多。

两万多只鸡每天要产生500斤左右的鸡粪,大量鸡粪产生的臭味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如何处理鸡粪在一段时间内成了车何坤最头疼的事。当地群众都是自产农家肥,对鸡粪的需求并不大,既然卖不出去,车何坤干脆就自己发展起了种植产业。

2018年,车何坤在段家寨村流转了土地,种植了约3000棵沃柑、褚橙和茂谷柑,并将经过晾晒、发酵、粉碎的鸡粪用在果树上,每年节约肥料成本3万多元。

“现在鸡粪用不完,所以我又扩种了260亩。”在循环养殖业上尝到甜头的车何坤,下一步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融合发展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