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云南红河加快“创”加快“干”大抓产业发展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云南红河加快“创”加快“干”大抓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3 产业 浏览:41

2021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2.12亿元,增长9.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红河强。数字是最生动的诠释,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数字,画出红河州经济增长的最美上扬线,更画出一幅幅朝气勃发、产业兴旺的生动画卷。

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劲引擎,红河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棸力“大抓产业”,以建设“三张牌”示范区为最有力抓手,紧紧围绕州委“13568”工作思路,加快构建“5+6”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

以“转”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去年6月28日,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及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起点定位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整个项目建设力求在工艺技术上支撑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适应未来精益化、小牌号、特殊规格的定制化生产需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红河卷烟厂厂长张涛说。

“目前,园区内有豆制品生产企业54户、功能性食品加工企业1户,年产20万吨冰红糖生产项目一期建成投产。2021年,食品加工产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43%。”开远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白伟介绍道。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红河州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大增量并重,以园区为主战场,以大项目为主抓手,做强“绿色能源牌”,大力构建“5+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转”赋能、以“升”聚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州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新动能……这些发展变化正是红河州推进工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由“大”奔“强”的生动写照。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红河州以转型发展为先导,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转型步伐,不断为全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金”、添“新”、加“绿”。

以绿绘底田畴沃野织就好“丰”景

三月春光好,在石屏县坝心镇湖畔杨梅园里,一树树早熟的杨梅紫红艳丽、晶莹剔透,杨梅树下只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杨梅在3月下旬抢‘鲜’上市,每公斤120元左右,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湖畔杨梅园负责人彭永说,今年预计可实现总产量12.56万吨、总产值7.7亿元。

气候立体、光热充沛、土地肥沃……红河州有着做大做特“绿色食品牌”的自然先决条件。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发展模式,加快实现“一县一品”。

以绿为底、以绿赋能,红河州聚焦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绿色产业”,走出“规模化布局、园区化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的路子。

田畴沃野织锦绣,无限“丰”景看红河。凭借着G20杭州峰会蔬菜基地的品牌溢出效应,泸西县的蔬菜产业产值已达30.3亿元,日渐成为“绿色食品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石屏豆腐、蒙自石榴、屏边荔枝、河口香蕉……建成195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弥勒市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水县创建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蒙自市创建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14个农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做特“绿色食品牌”,红河州绘就出一道好“丰”景。

深“融”出新开启康养之旅的“金钥匙”

有160余年历史的元阳县阿者科村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内实施“阿者科计划”,探索康体旅游与减贫的方案取得了成功,探索出开启乡村康养之旅的“金钥匙”。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弥勒市可邑小镇,游客在小镇可以体验、观赏阿细人节庆、祭祀、歌舞、婚俗等传统文化,“密枝仙境”则保留着当地原始森林风貌……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康养之旅的深度体验。

阿者科村、可邑小镇仅是红河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红河州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理念,大力构建“大健康+康养+特色小镇”康养产业发展链条,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新领域,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将生态环境的“优”转换为旅游发展的“势”。目前,红河州创成9个AAAA级旅游景区,临安古城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弥勒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红河州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27.47%、26.67%。一幅“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文旅画卷徐徐展开。

潮自红河起,扬帆正当时。新起点、新使命、新担当,红河州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踔厉奋发勇当先,笃行不怠向未来,高质量打造“三张牌”示范区,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