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传承百年后,云南大理的“永平白鹅”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新闻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上抖音,吃“元气满满复工餐”,新一年满电开工!

“元气满满复工餐” 从胃开始唤醒“天选打工人”之魂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朋友们又要回归“搬砖”模式,但过...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文体旅跨界融合 云南怒江发展再升级

这里自然景观神奇峻秀,高山入云,大江奔流;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的...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传承百年后,云南大理的“永平白鹅”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2/24 产业 浏览:44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养殖历史悠久的“永平白鹅”因其外形美观、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性强、抗逆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养殖户和市场欢迎。目前,永平县每年出栏商品鹅15万羽,长期种鹅动态存栏数约1.2万羽。

1980年,“永平白鹅”被收录于《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1987年,被收录于《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0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永平白鹅”被确定为云南鹅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将永平县定为原产地中心产区。2015年11月,“永平白鹅”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永平白鹅”加工产品在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获“名特优旅游商品奖”;曾连续三年获得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产品“金花奖”。

“光环加身的‘永平白鹅’,却因长期自繁自养、近亲繁殖,使得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永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福良说。为此,2014年以来,永平县将白鹅养殖作为名优农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将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进行统筹。一方面,拨出专款、划定适宜的规范养殖保护区域,扶持养殖企业、合作社和散养农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宣传活动、攻关养殖新技术、开发新品系、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举措,加强“永平白鹅”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发挥好‘永平白鹅’的遗传种质资源优势,结合‘永平白鹅’的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特点,永平县在博南镇新田村白山冲、龙街镇上村各建设了1个永平白鹅保种区,在杉阳镇永和村建设了1个核心保种场。”李福良介绍说,每个保种区扶持保种户20户,每年每户提供100只种鹅、100只商品肥鹅,并采取组群、选育、提纯复壮等措施,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养殖模式,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保护“永平白鹅”遗传资源。

与此同时,当地还开展种质特性调查,建立保种基因资料库。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省家畜改良站的技术力量,每年定期鉴定“永平白鹅”的外貌特征,测定成年鹅的体重和体尺、早期生长速度、产蛋性能、羽毛品质,详细记录每代保种鹅群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遗传多样性等。此外,还运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建立保种核心群。据李福良介绍,通过建立父系家系、小间配种,应用谱系孵化技术繁育,每家系在育雏、育成阶段随机选留公鹅做后备种鹅,每世代在120日龄左右组建新的家系,在家系特别是公鹅出现缺失时或保种群经监测出现基因漂移等情况,将在普通繁育群中选择后备种鹅递补等措施,确保种质资源稳定。

历经百年养殖与传承,“永平白鹅”已成为当地人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按照合作社的饲养要求,成年鹅一般卖给养殖公司,虽然价格比市场上略低,但是行情稳定,不愁卖,一只重4、5公斤的鹅售价达300多元。”龙门乡白鹅养殖户李春花说,她家从2014年开始养鹅以来,每年出栏商品鹅60多羽,仅此一项的年收入就超过2万元。如今,像李春花一样的白鹅养殖户在永平县已达1200多户。

据永平县阿巧嬢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世勇介绍,2010年6月,公司投资101万元新建、改造厂房,建成年可加工鲜鹅500吨、成品腊鹅200吨、鹅肝32吨等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1条,实现鹅产品加工规模化。目前,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建立白鹅饲养管理、良种繁育推广、饲料生产供应、科技培训服务、生产安全保障和产销一体化等6大体系,较好地带动了农户养殖白鹅。

同时,公司实施“永平白鹅”养殖及系列产品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建成博南镇曲硐村、桃新村、龙街镇上村村、厂街乡岔路村4个“永平白鹅”标准化养殖基地,扶持养殖示范户157户,带动1200户农户参与养殖。

近年来,得益于龙头企业带动,“永平白鹅”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在产业扶持方面,当地投入财政资金20万余元,先后建设保种场2个,饲养种鹅600多羽,年培育种鹅雏鹅5000羽,带动当地4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实现年产值2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