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云南:跨越山海 深化合作
近年来,沪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项目建设、云品入沪、劳务合作等不断深化,沪滇协作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绥江县: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去年8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云南省昭...
-
昆铁“慢火车”载满乡亲幸福新生活
近日,昆明开往元谋西的7466次“慢火车”刚到达龙骨甸站,站台上已有不少彝族老乡等待上车,有的挑着满满两筐水果,有的背着一背箩蔬菜,脸上满是笑容,准备到元谋县城赶集、卖菜、置办年货。 车厢的座椅下、凳...
-
云南铁路迎春运客流高峰 西双版纳避寒游成热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月17日,春运以来云南省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迅速,已累计发送旅客281.5万人次,最高单日发送旅客23.3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58.7%。 随着...
-
云南红河弥勒:赶大集购年货 欢欢喜喜迎新春
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赶大集、购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各乡镇,乡村集市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热闹的集市氛围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收拾屋子、种植果...
-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2022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2年12月20日,德宏州委八届三次...
旅游
-
云南丽江:打造城市公园 建设绿美城市
近日,作为云南省丽江市10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中济海公园一期改造基本完成。中济海公园位于丽江中心城区西北端,北接束河古镇、南连大研古城,总占地面积1050亩,整合中济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
云南丘北: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
-
云南红河:生态优先 向美而行
俯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清澈的牧羊河从大围山中流出,贯穿县城。河水滋养了这里的大山和树木,山林、湿地又涵养了水源。 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成了屏边县解锁群众生...
-
昆明富民:打好助农组合拳 跑出富农加速度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以“九化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区域化项目、创新“互联网+”模式等,打好助农组合拳,跑出富农加速度。 ...
-
祥鹏航空2022冬航季新增多条航线保障旅客出行
2022年10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海航航空旗下祥鹏航空根据新航季市场需求及特点,进一步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新开、复飞多条航线,并推出各类航空产品及机票优惠活动,满足旅客多样化...
共创共享文旅融合,擦亮名镇品牌腾冲市和顺古镇吹响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冲锋号
发布时间:2021/08/17 旅游 浏览:99
腾冲市和顺古镇,是云南著名的侨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异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和谐包容的和顺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2020年11月,和顺古镇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景观质量评审,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正式吹响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冲锋号。
“4A到5A,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变化,而是实现腾冲旅游品质跨越的必经历程。和顺古镇将紧紧围绕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以创建促提升、以创建促融合,让5A创建成为古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腾冲市委书记成德君表示。
发起冲锋 5A创建全民参与
和顺古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古镇四周火山环抱,和顺境内最高海拔2191米,最低海拔149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100余户;兼具中式、欧式、南亚等建筑风格和元素,挂牌保护的古民居有116户;建于清、民国的宗祠8个。有110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
2005年以来,和顺古镇先后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佳古镇”“全国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小镇”“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森林文化小镇”等荣誉称号,是一座“活着”的古镇。
腾冲市委、市政府深信,腾冲旅游要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仅仅依靠先天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在旅游体系的维度和深度上下功夫。2019年1月,和顺古镇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被纳入云南省“旅游革命”九大工程,腾冲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各责任部门、属地乡镇和柏联公司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主线,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与创新。
创建工作伊始,腾冲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标准、创建步骤及各职能部门、乡镇、景区公司相应的工作职责,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定期召开推进会,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制定下发《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计划任务书》,坚持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手抓,着力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腾冲市还出台了《腾冲市健康旅游发展奖励政策(试行)》,对新创建评定为5A级景区的景区景点,政府一次性给予2000万元的资金奖励,激发景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市、镇两级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一时间,和顺古镇5A创建成为热词。从旅游公司到各责任部门再到居民群众,纷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创建任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重拳整治 纯净古镇环境
创建工作中,和顺镇强化市场整治、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前期摸底排查情况,制作发放《和顺古镇规范市场秩序告知书》1000余份,要求所有经营业主围绕告知书中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对照整改。
和顺镇人大主席董诗向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古镇旅游环境,和顺镇积极研究制定了旅游步道建设、人车混行画线区分、环境卫生管理、旅游市场整治、古镇居民环境意识培训、抽样调查6个工作方案,制定任务书、时间表,逐项落实、逐项推进。工作开展过程中,改造提升了内部旅游步道,完成辐射景区内外11条道路的修缮、修整工作。
在景区内的环境卫生提升方面,配齐环卫设施设备,建立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收运车14辆、压缩车2辆、调臂箱46个、吸粪车1辆,设计制作了和顺风貌的垃圾桶70个,招聘乡村公益岗位工作人员21名负责景区内的环境卫生,实现了景区内的垃圾日产日清。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规范有序的景区购物场所,和顺镇着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组织相关部门把景区内裸露的管线以地下隐蔽方式铺设。清理流动摊贩、整治占道经营300余起,清理各类小广告、乱张乱贴广告牌400余块(张)。处理违停车辆、电瓶车共400余辆(次),清理和顺古镇大门口停车场附近的“僵尸车”19辆。对拉客行为进行劝导24次。
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是保护古镇的重要内容之一。和顺镇、腾冲市水务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共设置4名河长。2021年以来,实际开展巡河60人次,发现问题3个,销号处理问题3个。同时,组织生态专家对陷河湿地水环境进行了健康评估,开展陷河水环境治理,清理淤泥900立方米,清理和顺河杂草100余吨,清理水环境垃圾1吨。根据生态环保分局的监控数据,目前景区地表水质量达国标Ⅲ类标准以上。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根本在于人们的旅游意识和旅游观念。和顺镇坚持定期开展旅游培训,把专家请到和顺来,对全镇的站所长、各社区人员和各党支部的党员、村民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并对景区内的客栈经营者和一部分居民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1000余人次。
共创共享 提质基础设施
8月1日,腾冲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机场到和顺古镇的车程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同时,开通旅游公交,增设机场至和顺古镇旅游专线,让通往和顺古镇的交通更便捷,游客出行更便利。
创建5A级旅游景区以来,和顺古镇在原有规范停车场的基础之上,新建1个大型停车场,增加游客车辆的容纳量。目前,“和顺生态停车场”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中,预计8月底能投入使用。该停车场总占地面积40.6亩,建设生态停车位466个,同步实施场地硬化、景观绿化、道路亮化等工程,预计总投资3480万元,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停车场设置了大巴车位62个、小型车位324个、新能源车位60个、新手车位10个、无障碍车位10个,为各类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精细的停车服务。目前,从停车场通往古镇景区大门的人行道上,行道树已经郁郁葱葱,道路一侧的农田里荷花开得正盛,一幅宜人的生态画卷即将绘就。
为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也正式启动。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453平方米,新建框架结构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主体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设置包括游客接待、旅游咨询、文旅产品展示销售、3A旅游公厕等功能用房,同步室内装饰装修,室外铺装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23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800万元,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柱子装饰及内部功能用房装修,预计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旅游区的便捷性、景观性与文化性,为游客提供智慧化、便捷化服务。游客中心内部将设有VR观影厅、医务室、警务室、游客休息区、上网区及智慧展厅等,游客中心大厅还将安装3D全息投影沙盘、智能垃圾桶、迎宾机器人,提高游客中心智慧化服务水平。
共创共享是和顺古镇推进数字化建设的核心目的。依托特色小镇,以5A创建为契机,建立了98个5G免费Wi-Fi数字点,建成了一套环境监测系统,购买了10多套智慧出行、刷脸入行的设施设备,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安装了摄像头,提高了安防能力。与此同时,古镇着力开发游客服务的小程序“畅游和顺古镇”,目前入驻了50多个商家,游客可通过小程序购买电子票。未来,还将在景区增设数字化座椅、广播系统,提升游客智能化游览体验。
智慧灯杆就是新增的智慧服务中的一项,对于在和顺古镇内生活的人而言,此举让乡村的夜空也和城市一样亮了起来。“自从竖起了这些灯杆后,我们晚上去哪儿都是亮堂堂的。不仅安全,还让古镇的夜色另有一番景致呢。”和顺古镇村民李晓蕾说。
在创建工作中,腾冲和顺古镇着力提升旅游区游览舒适度,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站,增加旅游区300余块旅游标识牌,以中、英、日、韩、法等5种文字完成景区内部全景图、导览图以及指示牌的安装使用。对景区内旅游公共休息设施与景观设施进行了优化,完善了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游览的舒适度大大提高。通过替换旅游区近200个垃圾桶,提升改造旅游区内16个旅游厕所,努力为游客营造洁净环境,提升旅游区品位和城市形象。同时,还健全了安全保护制度,制订了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健全了旅游区医疗服务体系,让游客的游览更为安全与安心。
文旅融合 擦亮名镇品牌
近年来,和顺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开发与丰富的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
早在一两百年前,和顺人就已经“和外来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腾冲和顺古镇当地一位居民自豪地说。
受商贾文化影响,自明清时期起,腾冲和顺人沿着古南方丝绸之路,远走他乡经商谋生。两千多年来,由于较早的开放开发,让腾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今的腾冲籍华侨华人达35万人,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这个拥有1300多户、6000多人的小镇中,有着超过本乡人口数量的华侨侨居海外,分布欧美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和顺,牌坊、洗衣亭、图书馆、益群中学、艾思奇故居等无不流淌着深厚的文化基因。明清时期,和顺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这里还是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翡翠大王”张宝廷的故乡。岁月的积淀,让古镇文化越发富有张力。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在静美的和顺古镇里,一住就是好几天。逛古巷、观古宅、看图书、听蛙声鸟鸣……
近年来,和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景区品质提升,顺利实施了“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持续完善游览、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陷河游船、竹筏倩影、水幕灯光秀等旅游文创产品陆续推出。马帮邮局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创产品店。独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具有浓郁特色的明信片、手账本、邮票以及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2020年以来,和顺古镇全面兴起了“红色旅游”。在位于水碓社区的艾思奇纪念馆旁建设了别具一格的“能行好哲院”。哲院名字取自“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意,精心打造了一个“红色书吧”,让游客来到和顺不仅能体味到和顺和谐之意境,也能感受到和顺和谐之哲思。
以保护和传承为基础,本着创新发展的理念,以文旅产业为杠杆,撬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日子更加幸福。截至目前,全镇有民居餐馆96户、商铺740户,客栈旅馆485户、6000多个床位。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了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88万元。
一路迎风奔跑,一路引吭高歌。追梦的路上,每一帧拼搏的画面都是动人的记忆。以创建5A景区为契机,和顺古镇迈着铿锵的步伐,将和顺文脉的涓涓细流融入创新发展的历史洪流中,致力于成为更让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容纳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和顺,正在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铿锵迈进。